-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初度(chū dù)的意思:初次、第一次
垂勋(chuí xūn)的意思:指功勋卓著、声名远扬,威望高,世人敬仰。
春正(chūn zhèng)的意思:春天刚开始的时候
恩波(ēn bō)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特指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
歌舞(gē wǔ)的意思:形容欢乐繁盛,喧闹热闹。
更为(gèng wéi)的意思:更加,更为
渌水(lù shuǐ)的意思:比喻人的才情、品德等像清澈的水一样纯洁无瑕。
命服(mìng fú)的意思:指对某人的才能、品德、行为等表示敬佩和服从。
南海(nán hǎi)的意思:指南方的海洋,也可用来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
鸟道(niǎo dào)的意思:鸟道是指鸟类经常飞过的路径,比喻人们经常走的道路或者常去的地方。
上公(shàng gōng)的意思:指人民群众对官员的尊敬和敬仰。
蛇虺(shé huī)的意思:指人险恶、毒辣、狡诈。
时功(shí gōng)的意思:指在适当的时间里做出了伟大的功绩。
世及(shì jí)的意思:关注世事,关心他人。
勋籍(xūn jí)的意思:指功勋卓著、战功显赫的人所获得的官职、封号或奖励。
阳春(yáng chūn)的意思: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异方(yì fāng)的意思:
(1).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楚辞·天问》:“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 梅伯 受醢, 箕子 详狂?” 游国恩 纂义引 周拱辰 曰:“一切直数諫,不避葅醢;一不瞽不聋,託之佯狂。迹似异方,而忠国爱主之心则一也。”
(2).指异域;异国。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异方之乐,祗令人悲。”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蜀无兔鸽》:“异方禽兽,象出 南越 ,駞出北极,今皆育于中国,然不如本土之宜也。” 宋 曾巩 《厚卿子中使高丽》诗:“并使时推出众才,异方迎拜六城开。”
(3).指他乡;外地。 唐 杜甫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诗:“异方初艷菊,故里亦高桐。”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行酖》:“盖食物初炽,入银器必变黝色,而按臣以法官孑身居异方……每疑下人进酖。”
(4).不同地方。 三国 魏 曹植 失题诗:“弃我交颈欢,离别各异方。”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5).特别的药方。 清 龚自珍 《以奇异金石文字拓本十九种寄秦编修扬州而媵以诗》:“异人延年无异方,能使寸田生异香。”鱼龙(yú lóng)的意思:指伪装成龙的鱼,比喻伪装得很像,很难辨别真伪。
正初(zhèng chū)的意思:指事物刚开始的时候,最初的阶段。
作阵(zuò zhèn)的意思:指人群聚集、集结在一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功绩与现代变迁的对比,以及对功臣的褒奖与恩泽的延续。开篇“苍梧南海汉时功”,以苍梧和南海象征古代的边疆,表达了汉代的开拓精神与功业。接着“渌水今看鸟道通”,描述了现今通过鸟道连接两地,暗含着古今交通的改善与联系的加深。
“信有鱼龙来作阵,肯教蛇虺更为宫”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历史上的战争比作鱼龙作战,而将敌方比作蛇虺,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复杂。同时,“信有”与“肯教”形成对比,强调了胜利者的决心与力量。
“恩波世及垂勋籍,命服亲承列上公”则赞美了功臣的荣耀与地位,他们的恩泽得以世代相传,享受崇高的荣誉与权力。“恩波”指恩泽如同江河,源源不断,“勋籍”则是记载功勋的史册,“命服”指的是功臣的官服,“上公”是极高的官职,这些词语共同描绘了功臣的显赫地位。
“况值阳春正初度,遥知歌舞异方同”最后两句,表达了在春天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无论身处何方,人们都能感受到同样的喜悦与庆祝。这不仅体现了节日的普遍性,也寓意着功臣的荣耀与恩泽跨越地域,影响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功绩的回顾与现代变迁的描绘,以及对功臣及其后代的赞美,展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对功勋的颂扬,同时也传达了对和平与共享繁荣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