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从 沈 文 伯 乞 娑 罗 树 碑 宋 /芮 烨 楚 州 淮 阴 娑 罗 树 ,霜 露 荣 悴 今 何 如 。能 令 草 木 死 不 朽 ,当 时 为 有 北 海 书 。荒 碑 雨 侵 涩 苔 藓 ,尚 想 墨 本 传 东 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海(běi hǎi)的意思:指北方的大海,也可比喻辽阔广大的地方。
本传(běn chuán)的意思:原指本朝官员向皇帝呈报或上疏,后来泛指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
不朽(bù xiǔ)的意思:永远不会消失或被遗忘的;永恒的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东吴(dōng w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三国时期的吴国,也用来形容东南地区。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令草(lìng cǎo)的意思:指草木因受到令人敬畏的力量而倒伏。
墨本(mò běn)的意思:指作品或文章的内容极其深奥,难以理解。
荣悴(róng cuì)的意思:荣耀的光彩消失,形容人的容颜憔悴。
时为(shí wéi)的意思:指某个时刻或某个阶段是某种情况的时候。
霜露(shuāng lù)的意思:霜和露是自然界的两种现象,霜指寒冷季节夜晚空气中的水汽结晶,露指早晨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体。成语“霜露”比喻时机、机会或境遇。
娑罗(suō luó)的意思:形容事物摇摆不定,不稳定。
苔藓(tái xiǎn)的意思:形容事物长时间不被整理或照顾而显得陈旧、破败。
有北(yǒu běi)的意思:指有希望、有前途、有出路。
- 翻译
- 在楚州淮阴的娑罗树下,如今霜露下的荣枯景象如何呢?
它能使草木虽死犹能不朽,只因曾有北海传来的书信赋予了神奇力量。
荒凉的石碑被雨水侵蚀,长满了苔藓,但仍能让人想起当初的墨迹流传至东吴之地。
- 注释
- 娑罗树:一种古老的树木,此处可能象征着历史或某种文化象征。
北海书:可能指来自北方的重要文献或信息,具有神秘或非凡的意义。
荒碑:废弃或破败的石碑,暗示历史遗迹。
墨本:指刻在碑上的文字,这里代指历史记载。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芮烨的作品,名为《从沈文伯乞娑罗树碑》。诗中通过对楚州淮阴一棵古老娑罗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
"楚州淮阴娑罗树,霜露荣悴今何如。"
这里,诗人设问这棵曾经见证风霜的娑罗树,如今又是怎样的光景。"霜露"象征着岁月的洗礼和自然界的严酷,而"荣悴"则暗示了生命的盛衰交替。
"能令草木死不朽, 当时为有北海书。"
娑罗树之所以珍贵,在于它曾经是古人留下墨香的载体,即使是草木,也因书法而得以长存。这里提到的"北海书"可能指的是某种重要文献或碑文,强调了这棵树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
"荒碑雨侵涩苔藓,尚想墨本传东吴。"
诗人描写的不仅是一颗古树,还有它旁边那被岁月侵蚀、长满苔藓的荒废碑文。这棵树和这块碑都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而"尚想墨本传东吴"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的美好愿望。这里的"东吴"可能是指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或者更广义地指代某个地方或文化。
整首诗通过娑罗树和荒碑这两种历史载体,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对传统的尊重以及对文化遗产传承的深切关注。诗人芮烨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历史感,勾勒出了一幅动人的历史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