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韩 无 咎 盱 眙 道 中 韵 宋 /章 甫 人 家 过 午 绝 炊 烟 ,陇 上 羸 牛 挽 不 前 。冠 退 皇 恩 方 掩 骼 ,民 饥 客 饭 只 烹 鲜 。观 风 到 处 春 随 马 ,楗 水 归 时 月 满 川 。王 事 独 贤 无 倦 色 ,鸡 鸣 起 坐 屋 三 椽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炊烟(chuī yān)的意思:指农村中农民家中炊烟袅袅升起,意味着安居乐业,平静安宁的生活。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独贤(dú xiá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某方面非常卓越,独一无二,无人能及。
观风(guān fēng)的意思:观察风向,预测未来的变化。
过午(guò wǔ)的意思:指时间已经过了正午,形容事情已经过去或者错过时机。
皇恩(huáng ēn)的意思:指皇帝的恩宠和恩德。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倦色(juàn sè)的意思:形容疲劳或疲倦的样子。
客饭(kè fàn)的意思:客人的饭菜。也比喻以权谋私,为自己谋取私利。
陇上(lǒng shàng)的意思:指陇西地区,也可指陇西地区的人民。
烹鲜(pēng xiān)的意思:指烹调新鲜的食材,强调烹饪过程中注重食材的新鲜和原汁原味。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时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变化和月份的更替。
王事(wáng shì)的意思:指国家政务,也泛指与国家有关的事务。
无倦(wú juàn)的意思:不知疲倦,勤奋不辍
掩骼(yǎn gé)的意思:掩饰真相,隐藏事实。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 翻译
- 村民们过了正午就不再冒炊烟,瘦弱的牛在田埂上艰难前行。
敌人退去后,皇上的恩泽才开始安抚死者,百姓们饥饿只能吃新鲜的鱼肉。
观察风俗,春天随着马蹄而来,返回家乡,月光洒满河流。
公务繁忙,只有贤能的人面带倦容,但毫无怨言,鸡鸣时分便起身工作,住在简陋的三间小屋。
- 注释
- 人家:村庄。
过午:中午过后。
绝:断绝。
炊烟:做饭冒出的烟。
陇上:田埂上。
挽:拉。
寇退:敌人退却。
皇恩:皇上的恩惠。
掩骼:掩埋尸骨。
民饥:百姓饥饿。
客饭:客人的饭菜。
烹鲜:烹饪新鲜食物。
观风:观察风俗。
到处:处处。
春随马:春天随着马儿。
楗水:顺着水流。
归时:返回时。
月满川:月光照亮整个河川。
王事:公事。
独贤:只有贤能的人。
无倦色:没有疲惫之色。
鸡鸣:鸡叫。
起坐:起身活动。
屋三椽:三间小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后乡村的宁静与艰辛画面。首句“人家过午绝炊烟”写出了村庄在战乱之后,炊烟稀少,生活简朴,午后不见烟火气。接着,“陇上羸牛挽不前”描绘了疲惫的牛儿艰难地拖着犁耙,象征着农业生产因战乱而停滞不前。
第三句“寇退皇恩方掩骼”暗示了战争刚刚结束,皇上的恩泽开始惠及百姓,清理战场,掩埋骸骨,显示出对死者的尊重和对生者的关怀。然而,“民饥客饭只烹鲜”揭示了民众生活的困苦,即使有皇恩,也只能以新鲜鱼肉为食,聊以充饥。
“观风到处春随马”转而描绘春天的到来,希望与生机似乎随着马蹄声而来,但百姓的生活并未因此立即改善。最后一句“楗水归时月满川”描绘了诗人夜晚归家,月光洒满河流的情景,尽管环境宁静,但内心的忧虑和疲惫仍然可见。
结尾“王事独贤无倦色,鸡鸣起坐屋三椽”表达了诗人作为官员,虽然肩负重任,却始终保持勤勉和无私,即使鸡鸣即起,也毫无疲倦之色,只住在简陋的三间小屋内,体现了他的清廉和责任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后乡村的景象,既有皇恩普照的欣慰,又有民生疾苦的忧虑,以及诗人自身的坚韧与担当。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毅夫总领淮西
莫沽金陵酒,莫折金城柳。
但观二十四桥月,夜夜凄凉照淮口。
孤墉不下兵转饥,河水浅狭红贼窥。
就今秋高不饮马,安得会有休兵时。
赤云烧空秋岸阔,雨少潮低运沟涸。
莫从局外鉴全胜,紧向棋心寻活著。
昨夜归来闻好语,大儿踏歌小儿舞。
喜言边敌归故巢,且省沿边转般苦。
边民之苦自古然,其媪荷锄翁戍边。
老翁无力助王国,但愿主圣群公贤。
上卿奉使亦奇事,肯为边氓劳抚字。
酒酣拂剑歌皇华,柂楼红湿汀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