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旦暮(dàn mù)的意思: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可指时间的极短暂。
甘苦(gān kǔ)的意思:形容人在艰苦困苦的环境下,能够甘心忍受苦难。
今人(jīn rén)的意思:指现在的人,也可指当代人。
久已(jiǔ yǐ)的意思:长久以来已经存在或已经发生。
君臣(jūn chén)的意思: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与臣子应该互相尊重、忠诚。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仁声(rén shēng)的意思:指以仁德声名远扬,声誉卓著。
人物(rén wù)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才能、地位等方面的特点或特征。
三代(sān dài)的意思:指祖父、父亲和子孙三代人。
始终(shǐ zhōng)的意思:一直,始终如一
师友(shī yǒu)的意思:指教导自己学问或事业上的人,也可以指朋友中的导师。
汤武(tāng wǔ)的意思:指人勇武有力,能力强大。
天定(tiān dìng)的意思:指事情的结果由天命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相同(xiāng tó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在质量、能力等方面相差不多,无法分出高下。
义战(yì zhàn)的意思:义战是指为了正义和公平而进行的战斗或战争。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总相(zǒng xiāng)的意思:总的来说;总体上看
- 鉴赏
这首诗《燕昭王(其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燕昭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君臣关系以及道德伦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君臣甘苦总相同”,开篇即点出君臣之间的共患难之情,暗示了燕昭王与大臣们在艰难岁月中的同舟共济。接着,“二十馀年旦暮中”进一步强调了这段时期内君臣共度的漫长岁月,充满了挑战与考验。
“汤武仁声虽未洽,春秋义战此为雄”两句,将燕昭王与古代圣王汤、武相提并论,虽然他的仁德之声未能广泛传播,但在义战中却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力量,突显了燕昭王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王前久已无师友,天定那能善始终”则揭示了燕昭王在位期间缺乏良师益友的陪伴,使得他在面对复杂的政治局势时显得孤立无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历史命运的无奈,即使拥有天赐之资,也无法保证君主能够善始善终。
最后,“三代至今人物少,乐君真有卧龙风”以历史长河为背景,感叹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像燕昭王这样具有卓越才能和深谋远虑的人物实属罕见。诗人对燕昭王的赞美,不仅在于其个人的才智与成就,更在于他身上所体现的智慧与远见,如同诸葛亮一般的“卧龙风”。
综上所述,《燕昭王(其二)》通过细腻的历史描绘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君臣关系、道德伦理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宿楼贤寺
三日游庐南,遍历诸中寺。
虽未造其巅,亦颇称快意。
栖贤剧幽遐,李渤读书地。
五老翼然临,石人宛相企。
秋深叶缀红,林密烟含翠。
坐卧云绕衣,溪声裂檐际。
冰霜冷衾裯,钟磬清梦寐。
凌晨礼世尊,一探珠阁秘。
老僧启塔函,示我佛舍利。
玉瓶托金盘,光芒骇魑魅。
日精与月华,不可以思议。
膜拜袒右肩,白椎参妙义。
我抱禽向情,未脱周何累。
每耽方外游,依依不能置。
何时遂初心,料理出世事。
作佛似可图,勇迈何骠骑。
乌蒙马
滇马推乌蒙,以缺耳为记。
牧养草海中,往往有上驷。
昔者我从征,持筹东乌行。
选骏得紫骝,矫健神彩生。
骑之历岩壑,所向无陂平。
两载共锋镝,真堪托死生。
逸足固难别,天机遗琐屑。追风?浮云,未必无蹄齧。
区区辨骊黄,转多困盐辙。
世无九方皋,骐骥空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