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诗歌《诗经》中的一首,体现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诗中的“扬之水”指的是长江的支流之一,也象征着通往家乡的道路。“不流束薪、束楚、束蒲”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途的迫切期盼,甚至愿意将柴草束起投入河中以帮助水流快速带他回家。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戍甫、戍许”中的“彼其之子”指的是远方的亲人,而“不与我戍申、戍甫、戍许”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能与亲人共同防守边疆的悲痛和无奈。
最后,“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反复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急迫希望能够早日返回家乡的心情。整首诗通过重复的结构和节奏,强化了诗人的这种复杂情感,使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隔绝之痛和归乡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