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义(dà yì)的意思:指追求正义、公正的行为和精神。
到头(dào tóu)的意思:表示事情或情况达到了最终的状态或结果。
独明(dú míng)的意思:独特明亮,独一无二的光亮
短长(duǎn ch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长度短或长。
多方(duō fāng)的意思:多个方面、多个角度
公论(gōng lùn)的意思:公开讨论问题,达成共识。
贯日(guàn rì)的意思:连续的、持续不断的
关张(guān zhāng)的意思:指关闭门窗,不让人进入或出去,比喻不让外界的消息传出,保密。
鬼蜮(guǐ y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诡秘、奇异、难以捉摸。
后世(hòu shì)的意思:指将来的世代或后代。
精忠(jīng zhōng)的意思:形容对国家、君主或事业忠诚、坚定不移的态度。
荆榛(jīng zhēn)的意思:指荒芜荆棘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困难险阻的环境或情况。
开拓(kāi tuò)的意思:开辟新的领域或开展新的事业。
驱除(qū chú)的意思:驱除指的是将不好的人或事物赶走或清除。
日光(rì guāng)的意思:指阳光,也用来形容事物明亮、光彩夺目。
尸祝(shī zhù)的意思:用尸体祭祀
蜀汉(shǔ hàn)的意思:指刘备在蜀地建立的汉朝政权,也泛指蜀地政权。
司徒(sī tú)的意思:表示人才出众,非常聪明有才华。
头须(tóu xū)的意思:指头发、胡须等长出来的样子。
邪正(xié zhèng)的意思:指邪恶和正义并存,既有邪恶的一面,又有正义的一面。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著作(zhù zuò)的意思:指有价值的著述或作品。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的赞美,展现了对忠诚与正义的颂扬。诗人以“独明大义晓多方”开篇,赞扬诸葛亮洞察全局,明辨是非的能力。接着,“烱烱精忠贯日光”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诸葛亮的忠诚如同火焰般炽热,直射日光,表达了对其高尚品德的高度推崇。
“开拓荆榛资蜀汉,驱除鬼蜮老关张”两句,通过“荆榛”和“鬼蜮”这两个形象化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诸葛亮在蜀汉政权中的开拓进取精神以及他清除邪恶势力的决心。这里的“关张”可能指的是关羽和张飞,他们都是蜀汉的重要将领,通过这一句,诗人强调了诸葛亮在蜀汉政权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司徒岂足知邪正,著作宁能识短长”两句,诗人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上一些人不能正确判断是非曲直的批评。这里“司徒”可能是指当时的某些官员或士大夫,而“著作”则可能指那些记录历史的人。这两句暗示,即便是记载历史的著作,也可能存在偏颇之处,难以全面反映历史人物的全部面貌。
最后,“公论到头须后世,至今尸祝未能忘”两句,诗人认为历史的公正评价最终会由后人来评判,即使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人们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依然没有忘记。这不仅是对诸葛亮个人的赞誉,也是对公正评价历史人物价值的一种肯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的赞美,既表达了对忠诚、智慧和历史公正性的颂扬,也含蓄地批评了当时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社会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