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坐山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首句“山阁寒烟一缕青”,以“山阁”点明地点,暗示了环境的幽静与高雅;“寒烟”二字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一缕“青”色的烟雾在空中轻轻飘散,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次句“坐消繁虑减花馨”,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在这样的环境中,繁杂的心绪得以消解,花香也随之减少,仿佛是心灵与自然的共鸣,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第三句“呼来野鹤还飞去”,通过“野鹤”的形象,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野鹤被唤来,却又飞去,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自由与独立,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逃避。
最后一句“不避烹茶避说经”,则是对前文情境的总结与升华。在烹茶的闲适中,诗人选择避开繁琐的经书教义,或许是在寻求一种更为纯粹、直接的内心体验。这不仅是对传统宗教仪式的一种超越,也是对个人精神世界的一次探索与净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简朴而富有禅意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追求,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与超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初夏
滔滔孟夏,品物洁齐。日月于迈,我心孔凄。
中园有槿,其叶萋萋。芰荷出水,桃李成蹊。
春花昨荣,落而为泥。今者谈宴,诘旦乖暌。
大块劳生,形役志迷。良会几何,用兹惋懠。
灼灼丹葩,煌煌赤圭。君子服之,以和天倪。
山则多云,水则盈溪。挐舟溯梁,渚钓林栖。
瞻彼白驹,驾我青鹥。与二三子,于攀于跻。
为楮府高先生赋牧云歌
我闻黄初平,牧石惊其兄。
至今山中石,尚作羝羊形。
又闻苏子卿,风雪牧北庭。
辛勤十九年,犹持汉家旌。
未闻牧云谁氏子,牧云自号逃其名。
云中所牧竟何物,以云为牧何所凭。
比之牧石仙,犹乃繫尘缨。
意为牧云人,足不到边城。
但见长裾曳侯第,傍人指是侯门英。
静中默与元气会,雄谈四座风雷惊。
端倪变化竟莫测,显晦孰可知其情。
得非当年豢龙氏,驯致神物驱幽灵。
丰隆施鞭掣明电,天吴出浪翻沧溟。
厥术乃至是,厥德良可称。
吾将荐之达,天府游帝廷。
好施霖雨苏苍生呜呼,好施霖雨苏苍生。
《为楮府高先生赋牧云歌》【明·王绂】我闻黄初平,牧石惊其兄。至今山中石,尚作羝羊形。又闻苏子卿,风雪牧北庭。辛勤十九年,犹持汉家旌。未闻牧云谁氏子,牧云自号逃其名。云中所牧竟何物,以云为牧何所凭。比之牧石仙,犹乃繫尘缨。意为牧云人,足不到边城。但见长裾曳侯第,傍人指是侯门英。静中默与元气会,雄谈四座风雷惊。端倪变化竟莫测,显晦孰可知其情。得非当年豢龙氏,驯致神物驱幽灵。丰隆施鞭掣明电,天吴出浪翻沧溟。厥术乃至是,厥德良可称。吾将荐之达,天府游帝廷。好施霖雨苏苍生呜呼,好施霖雨苏苍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8167c66c3305f50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