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哀理归柩,水舟仍陆辙。
山高亦有崩,水深亦有竭。
哀慕(āi mù)的意思:对某人或某物产生深深的思念和向往之情。
本图(běn tú)的意思:
本来的意图,本心。《北齐书·王琳传》:“虽本图不遂, 鄴 人亦以此重之,待遇甚厚。”《隋书·李密传》:“今者, 密 欲正言,还恐追踪二子,阿諛顺意,又非 密 之本图。” 金 王若虚 《别家》诗:“到子身安是本图,何须身外觅浮虚。” 清 谭嗣同 《仁学》四二:“然则 中国 谋自强,益不容缓矣。名之曰‘自强’,则其责在己而不在人,故慎毋为復仇雪耻之説,以自乱其本图也。”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风涛(fēng tāo)的意思:形容风势或波浪汹涌澎湃,喻指形势变化剧烈。
间关(jiān guān)的意思:指相邻的两个关卡或要塞之间的地带,也比喻相隔不远的两个地方。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生还(shēng huán)的意思:指在危险或困境中活下来,保住生命。
孰知(shú zhī)的意思:谁知道
酸悲(suān bēi)的意思:形容心情悲伤,感觉痛苦、难过。
呜咽(wū yè)的意思:形容哭泣声音悲伤凄厉。
溪谷(xī gǔ)的意思:形容山谷中的溪流流淌。
衔哀(xián āi)的意思:指承担悲伤或哀痛的责任或任务。
终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整个一天,一整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吴孝子廷用的男子在面对亲人离世的巨大悲痛时的内心世界和行动。诗中充满了对死亡的哀悼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忧,以及对亲人遗愿的执着追求。
首先,“酸悲复呜咽,哀哉终陨绝。”这两句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极度悲伤,仿佛连自然界的风声都化作了他的哀鸣,最终悲痛难抑,直至消逝。这种强烈的感情表达,让人感受到失去亲人的痛苦之深。
接着,“本图得生还,岂料是死别。”这两句揭示了主人公原本的期望与现实的残酷对比。他或许曾期待着与亲人重逢,但现实却是永别的残酷事实。这种落差感,更加剧了他内心的悲痛。
“衔哀理归柩,水舟仍陆辙。”这两句描述了主人公在处理丧事时的艰难与辛酸。他带着深深的哀伤,安排着亲人的后事,无论是水上还是陆地的交通工具,都显得如此沉重与不便。这不仅是物质上的困难,更是精神上的折磨。
“江湖多风涛,溪谷深雨雪。”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象征了人生的无常与困难。江湖的风浪、溪谷的雨雪,都是自然界中的挑战,而这些比喻也暗示了主人公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助与挣扎。
“间关几千里,终焉祔先穴。”这两句描述了主人公为了完成亲人的遗愿,不惜跋涉千里,最终将亲人安葬在祖先的墓穴中。这种行为体现了他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和对亲人深沉的爱。
“山高亦有崩,水深亦有竭。”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即使高山也有崩塌的时候,深水也有干涸的一刻,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感慨。
最后,“孰知哀慕心,终天不可灭。”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亲人无尽的思念与哀悼之情,这种情感如同火焰一般,即使在天长日久之后,也无法熄灭。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描绘,也是对人类共通情感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比喻,展现了面对生死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和对亲人深切的怀念,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哀悼之作。
我宿象山下,薜门潮一湾。
为寻焦隐君,太山今又还。
田家恐漂麦,扰扰趋林闲。
白发一老翁,倚树遥相扳。
把臂一问之,颇觉开心颜。
呼儿摘韭花,携筐弄潺湲。
粉蝶不妨雨,乱飞绕双鬟。
土壁积檐溜,苔藓成斑斑。
浊酒无劝酬,满饮歌南山。
心将平等观,身已离尘寰。
忽怀古祠下,老僧应闭关。
明日渡江去,慈云相对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