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足(ān zú)的意思:满足、足够
变时(biàn shí)的意思:指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崇明(chóng míng)的意思:指对某个人或事物非常尊敬和推崇。
大人(dà rén)的意思:成年人,指年龄较大的人。
当行(dāng háng)的意思:指当前的行业、领域或者社会中的主流、流行或者具有影响力的事物。
道本(dào běn)的意思:道德的根本准则或原则。
独立(dú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不依赖于他人或其他事物,能够自主进行活动或决策。
夺志(duó zhì)的意思:夺取别人的志向或抱负,使其丧失信心和斗志。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孤寂(gū jì)的意思:形容孤独寂寞,没有伴侣或陪伴的状态。
归休(guī xiū)的意思:指归还、归还原主。
江东(jiāng dō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或者东方人民。
金台(jīn tái)的意思:指皇帝的宝座,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地位。
明德(míng d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具有明德之人应有的优秀品质。
朋俦(péng chóu)的意思:朋友、同伴
匹夫(pǐ fū)的意思:指普通百姓,也可指普通人。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首夏(shǒu xià)的意思:指夏季的开始或初夏时节。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同流(tóng liú)的意思:指与众不同,与主流不同步。
吾当(wú dāng)的意思:吾当意为“我应该”、“我该”,表示主体在某种情况下应该承担起责任或者应该做出相应的行动。
无我(wú wǒ)的意思:指不自私、不自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无体(wú tǐ)的意思:没有实体或形体,指某事物或情况缺乏明确的形状或实质。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相从(xiāng cóng)的意思:相互追随、相互依附、相互跟随
炎凉(yán liáng)的意思:炎凉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为炎热和凉爽。它可以形容天气,也可以形容人的心情或情感。
与同(yǔ tóng)的意思:与同指的是与人和谐相处,互相友爱、互相帮助。
志士(zhì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抱负的人,特指愿意为国家或社会事业奋斗的人。
至道(zhì dào)的意思:指最高的道德准则或最高的境界。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湛若水赠送给友人胡舍人的作品,名为《送胡舍人立之》。首联“首夏破群咻,相从金台游”描绘了初夏时节,诗人与胡舍人一同游览金台的欢乐场景,以热闹的气氛反衬出友情的深厚。颔联“高秋慰孤寂,相见江东楼”则转而写到秋天的相聚,以慰藉彼此的孤独,凸显友情的珍贵。
颈联“炎凉变时节,人事安足谋?”表达了世事无常,人情冷暖难以预料,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接着,“匹夫不夺志,志士忘在沟”强调了个人志向的重要性,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应放弃理想。尾联“达大人无我,独立谁朋俦”进一步阐述,真正的君子不会被世俗所左右,他们选择独行其是,寻找知音。
最后两句“至道本无体,天地与同流”揭示了诗人对大道的理解,认为至高的道理无形无质,与天地自然相融合。结尾处,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人生选择:“子去崇明德,吾当行归休”,祝愿友人追求高尚品德的同时,也表明自己将回归淡泊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哲理于送别之中,体现了湛若水深沉的人生观和友情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其二戏和仲殊己未四月二十七日
午飙褪暑,向绿阴深处,引杯孤酌。
啼鸟一声庭院悄,日影偷移朱箔。
杏落金丸,荷抽碧筒,景物挨排却。
虚檐长啸,世缘菌簟筼箨。
休问雪藕丝蒲,佩兰钿艾,旧梦都高阁。
惟有流莺当此际,舌弄笙簧如约。
短棹双溪,么锄三径,归计犹谁托。
料应猿鹤,近来都怨离索。
题祝圣寺
金碧照征涂,松竹开幽径。
山僧寿八十,腴貌精视听。
囊钵罄锱铢,栋宇事严整。
如公方外人,视世一泡影。
辛勤毕此生,更欲传不泯。
当家茀父菑,居位蠹国政。
视公岂容诛,三叹发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