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薜荔(bì lì)的意思:指人们对名利的追求和欲望。
登台(dēng tái)的意思:指上台演出或发表演说。
复重(fù zhòng)的意思:指事物重复出现或重复发生。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洛学(luò xué)的意思:指古代在洛阳学习的人才。
能参(néng cān)的意思:能够参与或参加
虬龙(qiú lóng)的意思:形容龙身蜿蜒盘旋的样子,也用来形容长而弯曲的东西。
僧房(sēng fáng)的意思:僧人的住所或修行之处。比喻安静、幽雅的地方。
五百(wǔ bǎi)的意思:指数量较大,形容数量众多。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挟策(jiā cè)的意思:指借助某种手段或者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重复(chóng fù)的意思:指某种情况或行为的重复出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开先寺读书台的壮丽景色与深厚文化氛围。诗人杨廉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庐峰山的自然之美与寺庙的人文气息。
首句“僧房五百架庐峰”,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寺庙规模宏大,五百间僧房矗立于庐峰之上,展现出佛教文化的繁荣与寺庙的庄严。接着,“凿谷开岩重复重”则描绘了寺庙建筑巧妙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通过人工开凿山谷、岩石,形成了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挟策昔人依薜荔,登台此日宿芙蓉”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过去僧侣们依附于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与当下在读书台上静心阅读的情景相映成趣。薜荔是一种攀缘植物,象征着僧侣们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而“芙蓉”则可能指代读书台周围的美丽景致,暗示了今日读书台的环境之优雅。
“西来惯说庭前树,洛学能参寺里钟”进一步展示了寺庙的文化底蕴。诗人提到西来的僧侣们对庭前树木的熟知,以及寺内钟声与洛学(一种古代学术流派)的融合,突出了开先寺作为文化传承之地的重要地位。
最后,“最爱山中杉桧古,月明窗外半虬龙”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古老杉桧的喜爱之情。杉桧是长寿的象征,月光下的杉桧仿佛成了半龙形态,既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感,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深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开先寺读书台的自然美景和文化氛围,还蕴含了对历史、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归宗寺
寺因逸少曾为宅,峰自秦皇已得名。
不独山南称最古,故应江左号尤清。
路趋绛阙山梁险,奁隐金轮石镜明。
谁信尘埃倦游客,西风还许杖藜行。
送曾大卿将漕江东
公去何尝负二宜,要持玉节瑞明时。
江畿列郡皆争睹,台阁名流总赋诗。
雕鹗暂为云外举,凤凰终集上林枝。
近臣侍从多虚位,会见回帆春色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