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漏长》
《漏长》全文
宋 / 陈必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漏长知夜久,梦薄觉衣轻。

曙月霜白,寒星度水明。

遥空一雁过,邻屋数鸡鸣

著论吾宁敢,徐徐老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òucháng
sòng / chén

lòuchángzhījiǔmèngbáojuéqīng

shǔyuèqīnshuāngbáihánxīngshuǐmíng

yáokōngyànguòlínshùmíng

zhùlùnnínggǎndàilǎoché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老成(lǎo chéng)的意思:指人年纪虽然不大,但思想成熟,处理事情老练稳重。

曙月(shǔ yuè)的意思:指夜晚刚过半,天色微明的时候。

霜白(shuāng bái)的意思:形容白得像霜一样,非常洁白。

星度(xīng dù)的意思:形容美丽的景色或者人的美貌。

徐徐(xú xú)的意思:慢慢地、缓慢地。

遥空(yáo kōng)的意思:指遥远的天空或高处。

翻译
从漏壶的滴水声中感受到夜已漫长,梦境浅薄醒来感觉衣裳都变轻了。
曙光逐渐穿透霜白的天空,寒冷的星星映照在水面,显得明亮。
远方的天空中一只孤雁掠过,邻家的鸡群也开始报晓。
我谈论学问岂敢轻率,宁愿慢慢等待岁月积累经验成熟后再做定论。
注释
漏长:形容时间流逝,漏壶中的水滴声长。
夜久:夜晚已经持续很久。
梦薄:梦境浅薄,不深沉。
觉衣轻:醒来时感觉衣服变得轻松。
曙月:破晓时的月亮。
侵霜白:穿透霜色的光芒。
寒星:寒冷的星星。
度水明:照亮水面。
遥空:遥远的天空。
一雁过:一只大雁飞过。
邻屋:附近的房屋。
数鸡鸣:几只鸡开始打鸣。
著论:撰写论文或发表观点。
宁敢:岂敢轻易。
徐徐:慢慢地。
老成:经验丰富,成熟稳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深沉。"漏长知夜久",通过滴漏的漫长声音,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漫长。"梦薄觉衣轻",暗示梦境浅薄,醒来时感觉到衣物轻盈,可能是因为睡眠不深。

接下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气氛:"曙月侵霜白",描绘出曙光初照,月光映照在霜白的景色中,显得凄清而明亮。"寒星度水明",星星穿过水面,光芒清晰可见,更显冷寂。

"遥空一雁过",远处天空中孤雁掠过,增添了孤独和思乡之情。"邻屋数鸡鸣",几声鸡鸣打破寂静,透露出黎明即将到来的迹象。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著论吾宁敢,徐徐待老成",他谦逊地说,自己不敢轻易下定论,愿意在岁月沉淀中慢慢积累经验和智慧,体现出一种淡泊从容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静与思考。

作者介绍

陈必复
朝代:宋

陈必复,字无咎,号药房,长乐(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间居封禺山中,结屋为药房吟所。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江湖后集》卷二三)。十一年为林尚仁《端隐吟稿》作序。著作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中存《山居存稿》一卷。事见《南宋六十家小集·端隐吟稿》序。 陈必复诗,据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送清湘蒋尉·其二

昔插金莲醉五泉,与君抵掌共谈天。

蜀山历遍数千里,荆渚重逢八九年。

子为丹砂行作吏,我无金鼎可求仙。

更怜不是春风手,雪意垂垂送去船。

(0)

过愚溪

为底先生此水居,正缘不解学颜愚。

身虽乐彼溪山似,名不期而天壤俱。

往事勿言今已矣,当时岂意在兹乎。

拟招故老穷佳胜,烟草萧萧宅一区。

(0)

自和

才听鸣蜩叶底声,倏闻振羽草根吟。

物情感我千丝鬓,时事萦人一片心。

读易床头新课业,回文机上旧光阴。

客怀休用嗟畴昔,更老那知得似今。

(0)

长沙郡斋中夜闻雨不寐

檐花窗叶和灯前,全似江南雁到天。

渐老弗堪秋意早,不眠那为雨声然。

学儒不力冠非误,善舞何心袖足旋。

唤醒几番关塞梦,蛩吟四壁只年年。

(0)

五月闻蛩有感

南风先自作秋声,蛩尔何知亦早吟。

慵妇机边重到耳,征人塞上顿惊心。

索裘应解寒将晚,彻土须乘天未阴。

闻此休将儿戏看,盍图远略备当今。

(0)

题覃怀吕充隐和陶诗卷

数诗盘谷友人钦,一片柴桑处士心。

几十年间南北事,祗令三叹有遗音。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