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长知夜久,梦薄觉衣轻。
《漏长》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漏 长 宋 /陈 必 复 漏 长 知 夜 久 ,梦 薄 觉 衣 轻 。曙 月 侵 霜 白 ,寒 星 度 水 明 。遥 空 一 雁 过 ,邻 屋 数 鸡 鸣 。著 论 吾 宁 敢 ,徐 徐 待 老 成 。
- 翻译
- 从漏壶的滴水声中感受到夜已漫长,梦境浅薄醒来感觉衣裳都变轻了。
曙光逐渐穿透霜白的天空,寒冷的星星映照在水面,显得明亮。
远方的天空中一只孤雁掠过,邻家的鸡群也开始报晓。
我谈论学问岂敢轻率,宁愿慢慢等待岁月积累经验成熟后再做定论。
- 注释
- 漏长:形容时间流逝,漏壶中的水滴声长。
夜久:夜晚已经持续很久。
梦薄:梦境浅薄,不深沉。
觉衣轻:醒来时感觉衣服变得轻松。
曙月:破晓时的月亮。
侵霜白:穿透霜色的光芒。
寒星:寒冷的星星。
度水明:照亮水面。
遥空:遥远的天空。
一雁过:一只大雁飞过。
邻屋:附近的房屋。
数鸡鸣:几只鸡开始打鸣。
著论:撰写论文或发表观点。
宁敢:岂敢轻易。
徐徐:慢慢地。
老成:经验丰富,成熟稳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深沉。"漏长知夜久",通过滴漏的漫长声音,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漫长。"梦薄觉衣轻",暗示梦境浅薄,醒来时感觉到衣物轻盈,可能是因为睡眠不深。
接下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气氛:"曙月侵霜白",描绘出曙光初照,月光映照在霜白的景色中,显得凄清而明亮。"寒星度水明",星星穿过水面,光芒清晰可见,更显冷寂。
"遥空一雁过",远处天空中孤雁掠过,增添了孤独和思乡之情。"邻屋数鸡鸣",几声鸡鸣打破寂静,透露出黎明即将到来的迹象。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著论吾宁敢,徐徐待老成",他谦逊地说,自己不敢轻易下定论,愿意在岁月沉淀中慢慢积累经验和智慧,体现出一种淡泊从容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静与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