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湘君辞》
《湘君辞》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翠华殊未返,终古相思

泪作湘江水,痕留古竹枝

兰旗云外度,瑶瑟月中持。

更化青鸟衔珠九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翠华(cuì huá)的意思:指美丽的花朵或翠绿的草木。

更化(gēng huà)的意思:指事物不断变化、转变的情况。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九疑(jiǔ yí)的意思:形容人对事情疑虑重重,心中忧虑不安。

青鸟(qīng niǎo)的意思:青鸟是指一种美丽的鸟类,用来比喻不同寻常的人或事物。

衔珠(xián zhū)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非凡。

湘江(xiāng jiāng)的意思:指激流勇进,形容人们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瑶瑟(yáo sè)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悠扬动听。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云外(yú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嚣,超脱尘俗的境地。

终古(zhōng gǔ)的意思:终古是一个用于形容时间非常久远或永久不变的词语。

竹枝(zhú zhī)的意思:指某人在困境中能够保持坚强的品质和乐观的态度。

鉴赏

这首诗《湘君辞》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以湘君的形象,表达了对已逝者的深切思念与哀悼之情。

首句“翠华殊未返”,翠华指的是帝王出行时的仪仗,这里象征着已逝者的归去,然而并未返回,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和期盼。接着“终古一相思”则直接点明了主题——永恒的思念,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这份情感始终如一。

“泪作湘江水,痕留古竹枝。”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泪水比作湘江之水,竹子上的痕迹象征着思念的痕迹,形象地描绘了思念的深沉与持久。湘江是中国湖南省的一条重要河流,与屈原的《湘夫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这里的“湘江水”不仅指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兰旗云外度,瑶瑟月中持。”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思念的氛围。兰旗,可能是指带有兰花图案的旗帜,云外度意味着思念如同飘荡在云端,难以触及;瑶瑟,古代的一种乐器,月中的瑶瑟则暗示着思念在夜晚最为浓烈,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琴声穿越时空,传达着深情。

最后,“更化双青鸟,衔珠向九疑。”青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传递消息或爱情的使者,这里“更化双青鸟”可能寓意着灵魂的转世或某种超自然的沟通方式。衔珠向九疑,则指向传说中的九嶷山,相传舜帝葬于此地,此处用以寄托对已逝者的哀思与追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逝去之人的无尽思念与哀悼,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爱情以及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送焦山淇上人见广祐

云团广祐尽愁城,未必心肝铁打成。

话著石公山下事,定如猿叫第三声。

(0)

寒山赞

采樵沿岭去,提水傍溪归。

个般无出豁,七佛不曾师。

(0)

偈颂六十五首·其二十一

栽田博饭,诡计百出。插锹叉手,通身荆棘。

枷棒场中亲不亲,草窠交辊见当人。

谁是当人,放箸忘恩。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三十二

智不到处,不妨道著。吸尽长江,冲开碧落。

的的金圈栗棘,一一天花乳酪。

杨岐消息俨然存,大用机前活卓卓。

山僧合掌有分,诸人如何啖啄。

玉鉴光中宇宙宽,双双放出辽天鹘。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二十六

玉鉴光中,波澄月现。展屠龙手,提金刚剑。

栗棘金圈一拶开,从君细嚼浑崙咽。

有照有用,有舒有卷。

杨岐消息未全灰,优昙华笑春风面。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一○

天无四壁,大地为炉。篱头吹觱栗,寒雁一声孤。

老胡若不渡江去,至今火种一星无。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