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后海(hòu hǎi)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后,随之而来的更多麻烦、困扰或是问题。
换骨(huàn gǔ)的意思:指改变外貌或性格,使之焕然一新。
九曲(jiǔ qǔ)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凌云(líng yún)的意思:凌驾云层,高出众人之上。形容人的志向远大,超越一般。
幔亭(màn tíng)的意思:指神秘莫测的事物或情况,也可指难以捉摸的人或事。
末席(mò xí)的意思:指坐在宴会或会议上最后一个座位,也指排在最后一位。
楠树(nán shù)的意思:指德行高尚的人或事物,比喻品质优良、令人敬佩的人或事物。
前后(qián hòu)的意思:指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三门(sān mén)的意思:指三个门派或三个门类。
收身(shōu shēn)的意思:指避开或回避危险或困境,保护自己,不再继续冒险或争斗。
树根(shù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或基础
脱屣(tuō xǐ)的意思:脱去鞋子上的泥土或污垢,比喻去除身上的污秽或不良习气。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朱筠所作的《出山》,表达了作者重游名胜的心情以及对人生的感悟。首句“曾快重登黟顶客”描绘了诗人再次登上黟顶的喜悦之情,暗示着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过去的怀念。次句“又参末席幔亭孙”则暗指他在文人雅集中重新融入,以幔亭孙自比,表达谦逊和对知识文化的追求。
第三句“偶随九曲萍荄质”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随波逐流的萍根,暗示了生活的无常和自身的漂泊。第四句“若记千围楠树根”则借楠树根深蒂固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
“游意凌云前后海”进一步展现诗人志向高远,眼界开阔,视界超越了眼前的山水,涵盖了天地之间。而“客躯换骨十三门”则寓言自己在知识和精神上的脱胎换骨,经历了重重磨砺。
尾联“人生脱屣谈何易,归去收身且蛰存”揭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认为人生如脱屣(轻视世俗)般容易,但真正回归内心,保持宁静却是不易。他选择蛰居,等待时机,体现了淡泊名利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朱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龙攴行与曾侍讲同赋
龙攴古城连大碛,黄云茫茫沙草白。
城头老人七十馀,云是都护西征之所没。
忽逢使者从东来,观者满城麾不开。
老人独向马前泣,为问长安来几日。
长安消息宁尽闻,天子想是开元孙。
关山不改旧时月,儿孙尚忆先朝恩。
呜呼来时今老矣,梦飞夜夜交河水。
天兵何日下玉关,拟斩蕃酋报天子。
但令房杜姚宋廊庙间,不用甲兵天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