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曲复山崇,松苍枫亦红。
书屋看疑隐,寺楼住若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谷的壮丽与山岭的苍翠,松树的青葱与枫叶的火红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自然景观。"考槃人得所"一句,借用了《诗经》中的典故,表达了隐居者在自然中找到心灵归宿的主题。"书屋看疑隐,寺楼住若空"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仿佛书屋与寺庙都成了远离尘嚣的避世之所。最后,“支筇独往者,应去访韩终”一句,不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暗含着对古代高士韩终的追慕之情,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人物相连接,增添了诗歌的文化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与致敬,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佳游得令辰,过此不为春。
一境风光秀,万家烟火新。
燕初飞玉殿,草不染香轮。
逼水蒲牙短,围堤柳带匀。
纵谈高出古,落笔健生神。
日暮还醒去,林花应笑人。
飞檐危槛出林端,王屋嵩丘咫尺间。
独爱高明游佛阁,岂知忧喜满尘寰。
目穷莽苍纤毫尽,身得逍遥万象闲。
暇日登临无厌数,悲风残叶已珊珊。
嗟予仕京府,谋禄非谋身。
岂徒劳百骸,消铄侵天真。
所畏旷官诛,敢辞从事勤。
朝讯狱中囚,暮省案前文。
虽有八尺床,初无偃息痕。
比归暂解带,日没轩窗昏。
援枕未及就,扑面愁飞蚊。
未能习律令,何暇窥皇坟。
夫君天才秀,明颍排纠纷。
右曹况清简,剸裂奚足云。
未遇且坚卧,逢时将致君。
行当起经济,膏沐醒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