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右参取今日汉宫人二句为韵作昭君怨十首次之·其七》
《王右参取今日汉宫人二句为韵作昭君怨十首次之·其七》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绝句

马促车催去一朝,无恩有怨且须消。

丁香不是中行舌,肯把中原事事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丁香(dīng xiāng)的意思: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也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事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事事都如意顺利,一切都顺心如意。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中行(zhōng xíng)的意思:指正直、廉洁的行为,也可指行走中间,不偏不倚。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的《昭君怨》系列之一,具体为第七首。诗中以昭君的形象为载体,借古喻今,表达了对时局的深刻思考和对某些现象的批判。

“马促车催去一朝”,开篇即描绘了昭君离开汉宫,踏上远行之路的急切场景。这里的“马促车催”形象地展现了旅途的匆忙与紧张,暗示了昭君被遣送出塞的无奈与悲凉。

“无恩有怨且须消”,进一步揭示了昭君内心的复杂情感。她或许对汉宫的冷漠与不公感到怨恨,但面对现实,只能选择接受并默默承受。这句诗体现了昭君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与坚韧。

“丁香不是中行舌,肯把中原事事教。”丁香在这里象征着昭君,而“中行舌”则比喻那些善于言辞、擅长调和的人。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那些在关键时刻未能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利益者的批评。昭君虽有满腹才华与智慧,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利用,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讽刺。

整首诗通过对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重新解读,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与敬仰,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批判。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昭君个人命运的同情,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题沩山立雪轩

沩山雪晓试凭栏,露地牛儿觅转难。

脱体见前谁对立,一尘不受眼空寒。

日长齿颊茶甘在,客去轩窗篆缕残。

好在少林成想像,祖师时展画图看。

(0)

南安岩主定光生辰五首·其五

不涉春缘正月六,衲僧拾得聚头看。

大家宜著音容想,一笑风吹牙齿寒。

欲问死生口门窄,更分僧俗眼皮宽。

湘山雪尽千岩晓,赠以之中墨未乾。

(0)

赠胡子显八首·其五

无数花红霞委地,几重云碧幕摊空。

遥知客退西园里,尽落登临语笑中。

(0)

秋晚三首·其三

紫梨红枣八九树,竹屋柴门三四家。

机杼声迟秋日晚,绕篱寒菊自开花。

(0)

示观上人

观公短小精悍色,试手来参五味禅。

挂起北窗都会取,湘江云水自连天。

(0)

僧从事文字禅三首·其一

中郎书异为忠孝,右辖诗清付水云。

林下一灯长到晓,此生真复是知闻。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