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竹诗》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刻 竹 诗 明 /文 衡 山 金 陵 城 北 嘉 善 寺 有 奇 石 景 最 幽 。重 阳 日 ,文 衡 山 、许 摄 泉 同 游 ,文 题 诗 竹 上 云 云 ,后 书 “丁 亥 九 月 九 日 ,徵 明 同 子 嘉 、彦 明 同 子 穀 来 ,休 承 即 刻 诗 大 竹 上 ”。好 事 者 取 诗 竹 制 笔 筒 ,今 尚 在 王 母 丘 家 。萧 萧 落 木 带 江 干 ,剪 剪 幽 花 过 雨 斑 。岂 意 旅 游 逢 九 日 ,共 来 把 酒 看 三 山 。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景象,"萧萧落木带江干",通过"萧萧"和"落木",传达出秋风中树木凋零,落叶飘零的凄凉氛围,江边的景色显得更加寂寥。"剪剪幽花过雨斑",则转向了细雨中的花朵,"剪剪"形容花瓣娇小,"过雨斑"暗示了雨后花朵上沾染的水痕,增添了画面的湿润与生机。
诗人身处异乡,不料在重阳佳节之际出游,"岂意旅游逢九日"表达了意外之喜,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最后一句"共来把酒看三山",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举杯共饮,一同观赏远处的山景,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也暗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人生的短暂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色,融入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和节日的喜庆,展现了文衡山诗作中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生哲理的特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