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其一》
《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其一》全文
唐 / 陈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髣髴三株植世间风光满地赤城闲。

无因秉烛看奇树,长伴刘公醉玉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赤城(chì chéng)的意思:指人名、地名等的简称,也指人名、地名等的简称,也指红色、红润、红艳。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无因(wú yīn)的意思:没有原因、没有缘由

玉山(yù shān)的意思:指非常高大、雄伟的山峰。

醉玉(zuì yù)的意思:形容美玉如醉,形容玉石的美丽和光彩。

注释
髣髴:仿佛,好像。
三株:三棵。
植:种植。
世间:世间万物。
风光:景色,风光。
满地:遍布大地。
赤城:赤壁或者赤城山,这里指代一个地方。
闲:悠闲,宁静。
无因:没有机会。
秉烛:手持蜡烛照明。
看:观赏。
奇树:奇异的树木。
长伴:长久陪伴。
刘公:可能指代某位姓刘的人物。
醉玉山:沉迷于美景如醉,玉山可能指代美酒或美景。
翻译
仿佛有三株奇特的植物生长在世间
满地的风光让赤城显得格外悠闲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陶的作品,名为《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其一)》。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寄托。

“髣髴三株植世间”,这里的“髣髴”指的是一种形状奇特、姿态各异的树木,可能是刺桐或者其他形态独特的植物。诗人用“三株”来强调这些树木的稀有与独特,它们似乎是自然界中特别的存在,植根于这个世间。

“风光满地赤城闲”,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风光”指的是和煦的阳光和清新的微风,而“满地”则表明这种美好的景象无处不在。这里的“赤城”可能是指泉州的一处名胜,或者只是一个泛指的名字,用以增强诗意的画面感。而“闲”字,则传达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绪,似乎时间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变得无关紧要。

“无因秉烛看奇树”,这一句中,“无因”意味着没有特别的原因,只是出于对这些奇特树木的喜爱和好奇。诗人手持蜡烛,仔细观察着这些树木,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

“长伴刘公醉玉山”,这里的“刘公”可能是诗人在泉州期间交往的一位朋友,而“玉山”则可能是指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诗中的“长伴”表达了诗人与这位朋友以及这片美丽自然环境之间悠久且深厚的情感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刺桐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怀和他对友谊、自然之美的珍视。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在异乡漂泊中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于美好事物长久陪伴的渴望。

作者介绍
陈陶

陈陶
朝代:唐   号:三教布衣   籍贯: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   生辰:约公元812—约885年

陈陶[唐](约公元八四一年前后在世)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鄱阳剑浦人。(全唐诗作岭南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唐武宗会昌初前后在世。工诗,以平淡见称。屡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不仕,自称三教布衣。(公元八五三年左右)避乱入洪州西山。咸通中,(公元八六六年左右)严撰节度江西,尝往山中,每谈辄竟日。尝遣妓建花往侍,陶笑而不答。莲花赋诗求去,有“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云雨下阳台”之句。
猜你喜欢

高阳台

瘦燕身材,小莺喉舌,何人不看王郎。

才揭珠帘,晖晖玉色花光。

春娇满眼红绡泪,飐歌云暗绕雕梁。

论声容、初写黄庭,恰好刚刚。

含颦不为缠头锦,为人间不解,月府霓裳。

侧艳新声,舞台空费鸾肠。

不胜江柳婆娑意,似诗人、老境颓唐。

减腰围、不独杨枝,更有东阳。

(0)

虞美人·其十

星河满处逢牛女。洒泪晴天雨。报来灵鹊茜窗秋。

露湿扇罗轻扑翠萤流。穿针赌笑双花隔。

姊唤娟娟月。上楼来日久惺忪。

目注镂花金盒小蛛红。

(0)

破阵子·其二

小院黄昏月上,中庭夜合花开。

漫索试莺亲酝酒,犹著灵芸手制衣。愁看双燕归。

想见画帘不卷,无言玉箸偷垂。

窗下敛蛾思底事,扇上乘鸾肖阿谁。愁看双蝶飞。

(0)

黄莺儿.本意

芳春归去樱桃紫。

又是朱檐碧瓦,新晴垂杨,依依晓寒如水。

谁唤起画楼人,泪落连珠子。

细听才是莺儿,一味绵蛮,芳树阴里。声细。

似怯玉笙寒,竞道金衣媚。

已催梅熟,又唤蚕红,天生恁般娇殢。

看噀雾两柑黄,过雨双林翠。

待把斗酒携来,为汝花前醉。

(0)

菩萨蛮

红帘匼匝春无缝。水仙十箭翘青凤。朝暮水沈烟。

紫磨金博山。隔帘鹦鹉架。掩映春风画。

一幅岁朝图。南沙红鼠姑。

(0)

水调歌头·其二

日暮倚修竹,散步咏凉天。

素娥应是无恨,玉貌似当年。

月照阑干花影,花底玉笙双髻,清福几人全。

云捧夜珠出,置我掌中间。绛河转,银烛灺,未成眠。

人生离别何恨,菱镜有时圆。

昨夜双桐吟雨,今夜两星添柳,人意判温寒。

千里共明月,持此慰婵娟。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