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江行四首·其二》
《次韵江行四首·其二》全文
元 / 杨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藜羹真我食,薜荔亦吾衣。

养性随时足,全生徇物非。

秋蓬未定风树相违

谩作烟霞想,曾无羽翼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薜荔(bì lì)的意思:指人们对名利的追求和欲望。

风树(fē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的声望、威望或名声在社会中树立起来。

藜羹(lí gēng)的意思:藜羹是指用藜草制成的羹汤,比喻贫寒而简朴的生活。

秋蓬(qiū péng)的意思:指人到了晚年,无依无靠,像秋天的蓬草一样漂泊无定。

全生(quán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全部生命或整个人生。

随时(suí shí)的意思:任何时间,没有限制

未定(wèi dìng)的意思:尚未确定或决定的状态

霞想(xiá xiǎng)的意思:指纵情享受美好事物或美好景色时的想象和遐思。

相违(xiāng wéi)的意思:相互矛盾,相互抵触

徇物(xùn wù)的意思:为了私利而不顾公正,违背公义的行为。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养性(yǎng xìng)的意思:培养和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点。

羽翼(yǔ yì)的意思:指给予某人或某事力量、支持或帮助,使其有所发展或进步。

真我(zhēn wǒ)的意思:真实的自我,真实的本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简朴而超然的生活态度。首句“藜羹真我食”,以藜羹喻指粗茶淡饭,表达出诗人对朴素生活的喜爱和满足。接着,“薜荔亦吾衣”一句,以薜荔象征自然之衣,进一步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养性随时足,全生徇物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认为满足于当下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并非刻意追求外在的物质或名利。

“秋蓬犹未定,风树莫相违。”秋蓬随风飘荡,比喻诗人虽处动荡不定之中,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不为外界所动。风中的树木则象征着外界的诱惑或压力,诗人以此告诫自己要坚守本心,不受干扰。

最后,“谩作烟霞想,曾无羽翼飞。”诗人自嘲地表示,尽管向往着隐居山林、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内心深处并未真正拥有飞翔的翅膀,即实现真正的自由。这既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己现实处境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自然和谐以及内心自由的追求与思考。

作者介绍
杨载

杨载
朝代:元   字:仲弘   籍贯:浦城(今福建浦城县)   生辰:1271—1323

杨载(1271—1323)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杨载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 
猜你喜欢

杨白花·其二

秋风起,黄叶飞,宫门深锁日还西。

背人一去音书断,塞雁无情亦解归。

此恨此愁无处托,暗尘消尽缕金衣。

(0)

莲根有长丝

莲根有长丝,不供贫女机。

柳梢有飞绵,不暖寒者衣。

朝歌悠悠暮歌短,下地沉沉上天远。

东生白日还西流,志士长怀万古愁。

(0)

俞俞堂寄鄂州李裕老

黄鹤楼南大湖侧,芙蕖深绕谁家宅。

云是裕老之宴居,高堂独榜俞俞额。

春山抱翠入平檐,夏竹引凉吹广陌。

秋江澄月天镜开,冬雪拥林昆阆白。

世间万事不挂心,瓮拨香醪欣有客。

客来乎,伴我饮,不醉无归醉还寝。

问君欲达逍遥乡,信哉天地真衾枕。

觉来何物能解酲,试作琵琶打面声。

俞俞和气淡四体,安用辟谷求长生。

君不见鹦鹉洲前杀祢衡,三赤棁杖当雄兵。

才名误身不自觉,恬淡晦迹无人争。

南北相望二千里,梦逐高帆逆秋水。

为翁持酒听翁歌,衣濯黄尘眼除眯。

(0)

过永泰文与可宅因寄

数程奔走倦征车,喜过蓬仙旧隐居。

秀气峰峦排户牖,清风楼阁锁图书。

一从高步东山起,重见深秋少室虚。

无计墨君堂上看,林间猿鹤共踌躇。

(0)

读刘宾客外集

七言常爱中山好,百首犹存外集多。

大约晚年知性命,一时清韵入中和。

森张剑戟虽无敌,隐约瑕疵惜未磨。

三绕花栏俱读尽,杜陵回首郁嵯峨。

(0)

寄李献甫运使

江淮勋绩已优殊,重使西南出帝俞。

被泽民谣千里远,望风边事十分无。

文书顷刻随谈笑,骚雅雍容命仆奴。

旦暮即闻严召速,扶摇三省上鹏图。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