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花之室六言·其二》全文
- 翻译
- 本来有参与献花的佛事活动
又何妨向歌姬讨取食物
- 注释
- 本:原本, 现有的。
献花:向神佛敬献花朵,表示敬意。
佛事:佛教的仪式或活动。
何妨:为何不, 何妨做。
乞食:讨饭, 求取食物。
歌姬:古代指能歌舞的女子。
若:如果。
了悟:明白, 醒悟。
不住相:不执着于事物的表象。
斯:这, 此。
参透:深入理解, 明白。
无言师:无需言语的导师, 指佛法或内心的领悟。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达观自在的生活状态。"本有献花佛事,何妨乞食歌姬"表明诗人原本就有向佛祖献上鲜花、请求歌女为他唱歌的雅兴,但这并非尘世的贪图,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若了悟不住相,斯参透无言师"则显示出诗人对于世间万象的洞察力,他已经领悟到一切外在形式都是空幻不实,不再执着于这些表相之中。而"斯参透无言师"则意味着诗人已达到了一种无需言语即可交流心灵的境界,似乎在向我们展示一种与宇宙心灵直接对话的高级修为。整首诗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生活态度的自在超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焦山客位
锁断长江铁户门,风帆云海几朝昏。
能依佛教绵遗址,大胜焦家裕后昆。
鹤骨已仙羲帖在,鳌身不动米碑存。
住山传得文殊印,遮莫前身是了元。
送许士龙秘校
南山雾豹隐,北海风鹏飞。
显晦不在人,屈伸各有时。
之子后来秀,蹑屩飘长裾。
俗眼变青白,论士相目皮。
父执谢艮斋,片言借吹嘘。
闻君方远游,行李将何如。
食梅不免酸,弹铗不免悲。
易尽床头金,难浣衣上缁。
白发倚门望,岂宜去庭闱。
林乌能反哺,人亦称其慈。
勿徒走踆踆,而更归迟迟。
志定学始进,身臞道方肥。
譬如汲深井,脩绠斯得之。
持此为亲荣,玉润山含辉。
苦言当赠策,申以南陔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