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泉(bì quán)的意思:指清澈见底的泉水,比喻文采出众或才情横溢的人。
蕃息(fān xī)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势力的扩大逐渐兴盛起来。
帝乡(dì xiāng)的意思:指帝王的故乡,也可指非常美好的地方。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飞黄(fēi huáng)的意思:指迅速提升、迅速成功。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平原(píng yuán)的意思:指平坦的土地,也用来比喻没有阻碍和困难的环境或状态。
散牧(sàn mù)的意思:指牧人放牧牲畜。
嘶风(sī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犹如嘶嘶作响的声音。
踏月(tà yuè)的意思:指人在月光下行走,形容非常轻盈、灵活。
昔时(xī shí)的意思:昔时指过去的时候,表示与现在相对比的过去时光。
雄姿(xióng zī)的意思:指男子的英勇威武或事物的雄壮威严。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月雄(yuè xióng)的意思:指以月亮为象征的男子英勇威武,英雄气概非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旗山散牧的壮丽景象,诗人金幼孜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牧群在月光下、春风中自由驰骋的雄姿与生命力。
首联“见说旗山近帝乡,清时散牧总飞黄”,开篇点题,旗山靠近京城,正值清明盛世,牧群自由放牧,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和谐繁荣的画面。次联“千群踏月雄姿异,万骑嘶风骏尾长”进一步渲染了牧群的壮观与不凡,千群马匹在月光下奔跑,姿态各异,万骑在风中嘶鸣,骏马尾随风飘扬,展现出马群的活力与力量。
颈联“雨后平原芳草遍,春来曲涧碧泉香”转而描写雨后的平原与春天的曲涧,芳草遍地,碧泉散发出清香,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清新宜人的自然风光。尾联“昔时汧渭那胜此,蕃息应知似华阳”将旗山的景象与历史上的汧渭之地相比较,表达了对旗山这片土地上蕃息繁盛景象的赞美,暗示其与华阳一样,是蕃息繁衍的宝地。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对比,不仅展现了旗山散牧的壮美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对盛世和谐、万物繁盛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