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卖书》
《卖书》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律诗

贝叶千翻粟一提,持经换饱笑僧尼

僮书我亦王家作,偶散谁非大块泥。

带草连年纂述,中箱一日筌蹄

聊堆剩本充高枕一字不看眠日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贝叶(bèi yè)的意思:贝叶意为贝壳的叶子,比喻微小而珍贵的东西。

大块(dà kuài)的意思:大块指的是体积较大或数量较多的东西。

高枕(gāo zhěn)的意思:指心情安逸,没有忧虑。

连年(lián nián)的意思:连续多年

年高(nián gāo)的意思:指年纪较大,年龄高。

千翻(qiān fān)的意思:形容事物反复变化,变幻莫测。

筌蹄(quán tí)的意思:形容人行动不自由,受到限制。

僧尼(sēng ní)的意思:指和尚和尼姑,也泛指僧人。

王家(wáng jiā)的意思:指皇室或贵族家族的家庭。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纂述(zuǎn shù)的意思:指对已有的文章、著作进行编辑、整理、修订、加工的过程。

鉴赏

这首诗《卖书》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卖书的过程与心境。

首句“贝叶千翻粟一提”,以“贝叶”比喻书籍,形象地展现了书籍的繁多与珍贵,如同翻阅千片贝叶般不易。接着,“持经换饱笑僧尼”,描述了诗人以书籍换取食物的情景,与僧尼共享生活的场景,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幽默感。

“僮书我亦王家作,偶散谁非大块泥。”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书籍的态度,无论是作为王室之物还是偶然散落的泥土,书籍都承载着知识与智慧,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里也暗含了诗人对书籍命运的感慨,无论其最终归宿如何,都能为人们带来精神的滋养。

“带草连年高纂述,中箱一日去筌蹄。”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书籍创作与整理的投入与热情,以及对书籍被销毁或遗忘的无奈与惋惜。诗人将自己与书籍紧密相连,仿佛书籍是他生命的一部分,而“去筌蹄”则暗示了书籍可能被遗忘或消失的命运。

最后,“聊堆剩本充高枕,一字不看眠日低。”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面对剩余书籍时的心态,他选择将这些书籍堆放在高枕之下,即使不再阅读,也能给予心灵慰藉。这反映了诗人对书籍的深厚情感和对知识的尊重,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书籍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情感,以及在卖书过程中所体现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态度。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出都题壁五首·其一

红尘飞十丈,冠盖满华京。

挥手出门去,西山一笑迎。

萍踪游子恨,絮语故人情。

桥下桑乾水,都成呜咽声。

(0)

眉州

玻璃江上波犹绿,难觅玻璃酒一壶。

欲起坡公重问讯,此閒应不羡西湖。

(0)

避暑山庄观白荷

姑射仙人冰雪姿,亭亭玉立耀秋池。

经尘怯染铮铮骨,烦恼难抛袅袅丝。

历尽兴衰惟莞尔,忘情荣辱不求知。

端严常使须眉愧,磊落襟怀未易窥。

(0)

桂平西山山居即事十首·其七

鲁阳未必回三舍,誇父空怀恨满腔。

晚课香沉归鸟寂,看移山影过南江。

(0)

辛巳中秋书感

毁誉寻常事,难舒饥溺容。

从来羞舞鹤,宁悔学屠龙。

焰宅伤芝艾,荒园咽寒蛩。

储看明月上,不觉过前峰。

(0)

丁丑年冬题宁乡寒铁生馀楼二首·其一

为厌浮沉湖海梦,来傍僧舍结蓬庐。

岳云千絮凝檐碧,沩水一泓映座舒。

楼外诸山无捷径,室中万卷间梵书。

回看车马纷驰迹,袖手高吟意豁如。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