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意元同画,观空欲问僧。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措意(cuò yì)的意思:措意指的是谨慎行事,慎重思考,不轻率行动。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见几(jiàn jǐ)的意思:看到多少就有多少,形容事物的数量与所见相符。
苦难(kǔ nàn)的意思:指人遭受痛苦和困苦的经历或境遇。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螺髻(luó jì)的意思:形容女子盘发成螺旋状。
妙迹(miào jì)的意思:指非常奇妙、神奇的事情或现象。
莫教(mò jiào)的意思:莫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不要教”,表示拒绝他人的指导或教诲。
下意(xià yì)的意思:在不经意间,不经意地。
阵云(zhèn yún)的意思:指一瞬间形成的浓密云团,比喻事物迅速发展或出现的迹象。
终老(zhōng lǎo)的意思:指到老年时仍然健康、快乐地度过一生。
林下意(lín xià yì)的意思:指言辞含蓄、意味深长,不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暗示或隐喻的方式来传达。
- 注释
- 妙迹:奇妙的景象。
难:难以。
寻:寻找。
兹山:这座山。
见:看见。
几层:多少层。
乱峰:纷乱的山峰。
螺髻:像螺髻般的形状。
绝涧:深邃的山谷。
阵云:翻腾的云雾。
措意:心中的意境。
意:心意。
元同:本来相同于。
画:画卷。
观空:观看空灵的境界。
僧:僧人。
林下:山林之中。
终老:直到老去。
叹:感叹。
何曾:何时能。
- 翻译
- 奇妙的景象难以寻找,这座山有多少层我已见过。
纷乱的山峰如同螺髻般耸立,深邃的山谷中云雾翻腾如战场。
我心中的意境本就与画卷相仿,想要向僧人探寻空灵的境界。
不要让我在山林中留恋,最终感叹这样的生活何时能实现。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佛教艺术和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诗中的“妙迹苦难寻”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难以捕捉的感慨,而“兹山见几层”则描绘了一种层次分明、境界迭起的山峦之美。
“乱峰螺髻出,绝涧阵云崩”一句,以动人的笔触勾勒出山峦的险峻和云雾的变幻之美,这里所谓“乱峰”,形象地描绘了山峰错落有致的景象,而“螺髻”则传递了一种蜿蜒曲折之感,颇具动态美。
“措意元同画”这一句,是诗人对唐代画家元同技艺的赞赏,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在观赏中所寄托的情怀。接着,“观空欲问僧”则透露出诗人心中对于禅理的追求和向往,似乎想要从空寂无为之境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最后两句“莫教林下意,终老叹何曾”,流露出一种淡然若素的人生态度,仿佛在告诫自己或他人,不必过于执着于世间纷扰,而是要心如止水,以观天地万象。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追求精神境界的艺术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庆余堂联
廷臣称其名,乡老慕其名,中原外域震其名,讶此间金穴难窥,统人间之好色富贵,极欲穷奢,不知他修到几生,享尽豪华兼艳福;
官项去其一,存款去其一,洋利折阅去其一,惊今日铜山忽倒,合各省之典号栈庄,东崩西应,只赢得庆余二字,始知积善可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