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春山(chūn shān)的意思:春天的山景,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高下(gāo xià)的意思:比较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的优劣,判断谁高谁低。
忽似(hū sì)的意思:突然变得像某种情况或者像某种事物。
解酲(jiě chéng)的意思:解开酒的瓶塞,指解除困扰或解决问题。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梨花(lí huā)的意思:梨花是指梨树开花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柳色(liǔ sè)的意思:指柳树的颜色,也用来形容春天柳树的绿色。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人意(rén yì)的意思:人们的意愿或心意。
毵毵(sān sān)的意思:形容头发稀疏、稀少。
随人(suí rén)的意思:随着他人的意愿行事,没有自己的主见。
腾腾(téng téng)的意思:形容烟、气、雾等向上升腾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兴起、充满的样子。
逶迤(wēi yí)的意思:曲折、蜿蜒。
下路(xià l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支队伍处于败势或劣势。
腾腾兀兀(téng téng wù wù)的意思:形容气势磅礴,声势浩大,充满活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东阿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腾腾兀兀逐尘行”,生动地展现了行旅中的状态,仿佛在尘世中随波逐流,没有明确的方向。接着,“忽似春山为解酲”一句,巧妙地将春山比作解酒的佳肴,暗示了旅途中的美景能让人忘却疲惫,心情愉悦。
“高下故随人意绕,逶迤偏觉马蹄轻”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道路以情感,表现了道路的曲折蜿蜒,既符合人的意愿,又让马蹄显得格外轻盈,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接下来,“谁教柳色毵毵映,不分梨花处处生”描绘了沿途的景色,柳树的柔条与梨花的洁白相互映衬,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最后,“爱杀谷城山下路,风光况复是清明”表达了诗人对谷城山下道路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清明时节美好风光的赞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的热爱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黄鹄堂操
老黄鹄兮太姑与姑,年皆耋兮无子与娱。
少黄鹄兮年始雏,未成妇兮代子为乌。
乌朝反哺兮堂上,暮滴酒兮黄垆。
老黄鹄兮不幸,两早寡兮无夫。
赖少黄鹄兮以未亡命,寄手瓜兮织素为餔。
噫吁嘻,门以内兮黄鹄,乃有三兮何辜。
皇天兮仁物,何黄鹄兮偏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