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唐 子 方 殿 院 宋 /陈 洙 子 方 簪 笔 侍 丹 墀 ,忧 国 忘 家 世 所 知 。三 谏 未 终 先 窜 逐 ,一 身 虽 贱 系 安 危 。火 中 圭 璧 含 真 彩 ,雪 外 杉 松 挺 直 枝 。荆 楚 秋 风 共 谁 语 ,劝 君 频 访 贾 生 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危(ān wēi)的意思:指人的生命安危,安全与危险。
窜逐(cuàn zhú)的意思:指人群或事物被追逐、驱赶、迅速离开的情况。
丹墀(dān chí)的意思:指皇帝的座位,也用来比喻尊贵的地位或权力。
圭璧(guī bì)的意思:指珍贵的东西或人才。
含真(hán zhēn)的意思:真实含义或真实情感。
贾生(jiǎ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从小就有出众的才智和悟性。
家世(jiā shì)的意思:指家族的世系和家族的声誉。
荆楚(jīng chǔ)的意思:指湖北和湖南两个省份,也用来表示楚地。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三谏(sān jiàn)的意思:指忠诚直言劝谏君主,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君主的权益。
杉松(shān sōng)的意思:指人品高尚、言行正直,像杉木一样坚定不移。
生祠(shēng cí)的意思:指为了纪念先祖而建立的祠堂。
所知(suǒ zhī)的意思:所了解的知识或情况。
挺直(tǐng zhí)的意思:指身体或精神状态坚强、直立,不屈服于困难或压力。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忧国(yōu guó)的意思:忧国是指为国家的兴旺和民众的福祉而忧虑担心。
簪笔(zān bǐ)的意思:指插在头发上的笔。
忧国忘家(yōu guó wàng jiā)的意思:忧国忘家指的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忽略了家庭的责任和关怀。
- 翻译
- 子方簪笔侍丹墀,忧国忘家世所知。
三次进谏未完就被贬逐,即使身份低微也关系国家安危。
火中圭璧藏真实光彩,雪外杉松挺立不屈枝。
荆楚秋风中与谁诉说,劝你常去贾谊祠探望。
- 注释
- 子方:子方,古代对官员的尊称,此处指诗人自己。
簪笔:插着笔的发簪,表示随时准备书写或进言。
丹墀:宫殿中的红色台阶,象征朝廷。
忧国忘家:深思国家大事,忘记个人家庭。
窜逐:被贬谪流放。
贱:地位低微。
火中圭璧:比喻在艰难环境中保持高洁。
雪外杉松:寒冬中依然挺拔的松树,象征坚韧不屈。
荆楚:古地名,今湖北一带。
贾生祠:贾谊的祠堂,贾谊曾被贬至长沙,后人建祠纪念。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洙写给友人唐子方的,表达了对唐子方忠诚为国、不顾个人安危的敬佩之情。首句“子方簪笔侍丹墀”,描绘了唐子方在朝廷中专心致志的形象,暗示其忠于职守。接着,“忧国忘家世所知”赞扬了他的高尚情操,他将国家利益置于家庭之上,世人皆知。
“三谏未终先窜逐”暗指唐子方因直言进谏而遭遇贬谪,但他的坚韧不屈并未因此停止,显示出其人格的坚定。“一身虽贱系安危”进一步强调了他即使身处困境,仍牵动着国家的安危。
“火中圭璧含真彩,雪外杉松挺直枝”运用比喻,将唐子方比作在艰难环境中保持高洁品质的瑰宝和坚贞不屈的松树,赞美他的纯洁和刚直。
最后两句“荆楚秋风共谁语,劝君频访贾生祠”以秋天的荆楚大地和贾谊祠为背景,寓言般地邀请朋友去凭吊贾谊,意在鼓励唐子方要有贾谊那样的才智和勇气,继续为国为民发声。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是对友人的肯定,也是对高尚品格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赵伯驹团扇月宫图册
清凉境界火云藏,但觉仙家日更长。
千岁寿松谁宴坐,星君午夜吐光芒。
宝鉴
宝鉴鸾沉影,仙軿凤翼辀。
腰轻时待舞,眉细不藏愁。
洛馆迷罗袜,秦桑露桂钩。
电微开笑靥,珠滑入歌喉。
百子宫池暮,千丝越网稠。
生香徒辟恶,纤草未蠲忧。
烛短鸳鸯被,更阑翡翠帱。
月寒喧药杵,海阔漾霞舟。
公子常逢燕,星姬镇问牛。
彫胡容一荐,沟水自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