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麻(bái má)的意思:指人的脸色苍白无血色。
边燧(biān su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华或学识超过了他所处的环境,成为局中人中的佼佼者。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筹边(chóu biān)的意思:筹备边防,加强边境防卫。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光华(guāng huá)的意思:光彩耀眼的气质或光辉的光芒。
胡沙(hú shā)的意思:指狂风吹沙,形容大风吹起沙土,使人难以辨别方向和前进的道路。
建章(jiàn zhāng)的意思:建立章法,制定条例。
列署(liè shǔ)的意思:指按照次序排列、布置事物或人员。
内家(nèi jiā)的意思:指内功修炼的武术流派,强调内力的运用和心意的调动。
蒲稍(pú shāo)的意思:指蒲苇的尖端,比喻事物的末尾或尖端。
入内(rù nèi)的意思:指进入宫廷、皇宫或高级官员的内部,也可指进入某个重要的地方或组织。
侍从(shì cóng)的意思:指随从、跟从的人。
五花(wǔ huā)的意思:形容物品或事物的各个部分都很精美或很好。
绣斧(xiù fǔ)的意思:指对于精美的东西进行雕琢、装饰,反而破坏了它原有的美感和实用性。比喻过分装饰使事物失去本来的朴实和实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冯侍御出巡山西的情景,充满了壮丽与肃穆之感。首联“侍从当年草白麻,西行绣斧有光华”以“草白麻”和“绣斧”为意象,既点明了冯侍御的身份与使命,也暗示了其出行的庄严与荣耀。“西行”二字则透露出冯侍御此行的地理方向,预示着一场远行即将展开。
颔联“晋阳列署看双柏,汾水鸣骢散五花”进一步渲染了冯侍御出巡的场景。晋阳的官署前,两棵古老的柏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汾水边,马蹄声声,五彩缤纷的马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冯侍御出巡途中的自然风光,也隐含了他对地方治理的关注与期待。
颈联“霜落胡沙边燧暗,星随汉使岳云斜”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辽阔的边疆。霜降之时,边塞的沙地上一片寂静,烽火台的光芒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黯淡;而远处的山岳之上,星辰似乎随着汉使的行程而倾斜。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对边疆安全与和平的深切关注。
尾联“建章正待筹边疏,不用蒲稍入内家”则展现了朝廷对冯侍御的信任与期待。建章宫中,正等待着他提出关于边防的策略与建议;然而,冯侍御却选择了不带任何私人的物品,一心为国效力。这一联不仅体现了冯侍御的忠诚与无私,也反映了明代朝廷对于地方官员的重视与信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冯侍御出巡山西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作为朝廷重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也体现了明代社会对于边疆安全与地方治理的高度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禅居废寺
凋残精舍在,连步访缁衣。
古殿门空掩,杨花雪乱飞。
鹤巢松影薄,僧少磬声稀。
青眼能留客,疏钟逼夜归。
秋日题汝阳潭壁
独坐秋阴生,悲来从所适。
行见汝阳潭,飞萝蒙水石。
悬瓢木叶上,风吹何历历。
幽人不耐烦,振衣步闲寂。
回流清见底,金沙覆银砾。
错落非一文,空胧几千尺。
鱼鳞可怜紫,鸭毛自然碧。
吟咏秋水篇,渺然忘损益。
秋水随形影,清浊混心迹。
岁暮归去来,东山余宿昔。
南湖送徐二十七西上
家在横塘曲,那能万里违。
门临秋水掩,帆带夕阳飞。
傲俗宜纱帽,干时倚布衣。
独将湖上月,相逐去还归。
酬张十八访宿见赠
昔我为近臣,君常稀到门。
今我官职冷,君君来往频。
我受狷介性,立为顽拙身。
平生虽寡合,合即无缁磷。
况君秉高义,富贵视如云。
五侯三相家,眼冷不见君。
问其所与游,独言韩舍人。
其次即及我,我愧非其伦。
胡为谬相爱,岁晚逾勤勤。
落然颓檐下,一话夜达晨。
床单食味薄,亦不嫌我贫。
日高上马去,相顾犹逡巡。
长安久无雨,日赤风昏昏。
怜君将病眼,为我犯埃尘。
远从延康里,来访曲江滨。
所重君子道,不独愧相亲。
遇物感兴因示子弟
圣择狂夫言,俗信老人语。
我有老狂词,听之吾语汝。
吾观器用中,剑锐锋多伤。
吾观形骸内,骨劲齿先亡。
寄言处世者,不可苦刚强。
龟性愚且善,鸠心钝无恶。
人贱拾支床,鹘欺擒暖脚。
寄言立身者,不得全柔弱。
彼固罹祸难,此未免忧患。
于何保终吉,强弱刚柔间。
上遵周孔训,旁鉴老庄言。
不唯鞭其后,亦要轭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