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琳长老寄幽兰白朮黄精三本二绝·其一》
《答琳长老寄幽兰白朮黄精三本二绝·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谷深不见兰生处,追逐微风偶得之。

解脱清香无染,更因一嗅识真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解脱(jiě tuō)的意思:摆脱困扰或束缚,获得自由或解脱。

兰生(lán shēng)的意思:形容人品质高尚、操守正直,像兰花一样清香。

清香(qīng xiāng)的意思:指香气纯净、芳香宜人。

生处(shēng chù)的意思:指人们生活、工作或活动的地方。

识真(shí zhēn)的意思:识别真实,辨别真假

脱清(tuō qīng)的意思:脱离困境,逃脱困扰

微风(wēi fēng)的意思:微弱的风,指轻柔的风。

无染(wú rǎn)的意思:没有被污染,纯洁无暇

真知(zhēn zhī)的意思:真正的知识或智慧。

追逐(zhuī zhú)的意思:比喻追求高远的目标或追求不切实际的事物。

注释
谷:山谷。
深:很深。
兰:兰花。
生处:生长的地方。
追逐:追随。
微风:轻风。
解脱:超脱。
清香:清新的香气。
本无染:本来没有被污染。
识:识别。
真知:真正的知识,或领悟。
翻译
山谷幽深,兰花生长的地方难以寻见,
只有随风追逐,才偶然发现它的踪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答琳长老寄幽兰白朮黄精三本二绝(其一)》中的一句。诗人通过描绘山谷深处兰花难以寻觅,却在微风中偶然发现的场景,表达了对兰花清新高洁品质的赞美。"解脱清香本无染",意指兰花的香气自然纯净,不受外界污染,而"更因一嗅识真知"则进一步强调了通过亲自品味,人们能更深地领悟到兰花的真正价值和内在之美。整体上,此句诗寓含了对隐逸高雅品格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再赠月蓬道人六言二首·其二

还笏去矣休矣,加璧其然岂然。

人间有痴顽老,天上无愚懵仙。

(0)

六言偈四首·其二

浪云如雾如电,又如天海一沤。

金棺现两脚板,铁叶护死髑髅。

(0)

久雨六言四首·其三

初疑瓠子堤决,又恐娲皇石穿。

已是吹翻茅屋,那堪流了葑田。

(0)

送徐鼎夫用庐陵通守博士戴文韵

一春风雨郡斋寒,荒了麻姑老子坛。

吏抱文书排闼至,客携诗卷退衙看。

愁来镜里丝难染,老去胸中锦已残。

若棹扁舟见安道,为言岁晚习申韩。

(0)

竹溪和予喜大渊至二诗复叠前韵·其一

章子捐书洒埽忙,华轩乃肯过草堂。

知闻敢望回并赐,文献难徵夏与商。

会有神医为刮膜,岂无邻女肯分光。

聋盲常起于音色,三复聃书检欲章。

(0)

杂兴四首·其二

梁松帝婿拜堂下,伏波将军坐受之。

汝虽自诧樊川侄,吾未尝闻蔡克儿。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