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顿 起 及 第 还 蔡 州 宋 /苏 辙 诏 书 京 辅 起 沉 沦 ,岁 贡 仍 居 第 一 人 。不 愧 得 官 名 暂 屈 ,自 夸 对 策 语 深 淳 。读 书 饱 足 终 无 厌 ,従 宦 奔 驰 自 此 新 。我 去 淮 阳 今 不 久 ,邻 邦 时 得 问 音 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饱足(bǎo zú)的意思:指满足、充实,不再有欲望或需求。
奔驰(bēn chí)的意思:指快速奔跑,形容行动迅速、疾驰的意思。
不愧(bù kuì)的意思:表示符合预期,不辜负期望或名声。
不久(bù jiǔ)的意思:不久表示时间短暂,不久之后即将发生或结束。
沉沦(chén lún)的意思:沉沦指人或事物陷入困境,无法自拔或无法摆脱。
从宦(cóng huàn)的意思:指离开官场,告别官员身份。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对策(duì cè)的意思:对策是指针对某种情况或问题制定的应对方法或策略。
官名(guān míng)的意思:指官职的名称或官员的名号。
居第(jū dì)的意思:指在某一方面排名第一,居于首位。
京辅(jīng fǔ)的意思:京辅指的是京城的辅助,意味着有权势的人士在京城中的助力或帮助。
邻邦(lín bāng)的意思:指相邻的国家或地区。
深淳(shēn chún)的意思:深厚纯朴,形容人的品质淳厚纯真。
岁贡(suì gòng)的意思:指按年岁定期进贡的贡品。
无厌(wú yàn)的意思:不满足于已有的,贪得无厌
一人(yī rén)的意思:指独自一人,没有他人陪伴。
音尘(yīn chén)的意思:指音乐的声音和尘土飞扬的景象,形容喧嚣、繁忙的场面。
诏书(zhào shū)的意思:指君主或上级颁发的公文,也泛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
第一人(dì yī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排名第一的人。
- 翻译
- 皇帝的诏书使京师和附近的地区重新焕发生机,他年年都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选贡生。
他虽然暂时屈居官位不高,但自认为对策内容深刻纯正,无愧于此名。
他饱读诗书,永不满足,从此踏上仕途,开始了新的旅程。
我即将前往淮阳任职,时间不会太久,邻国的朋友会时常询问我的消息。
- 注释
- 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书。
京辅:京城及其附近地区。
沉沦:比喻困顿或落魄。
岁贡:古代定期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每年选送的人才。
对策: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形式,考生对答皇帝或主考官的问题。
深淳:深厚淳朴,指言辞或思想深刻且纯正。
读书饱足:形容读书广泛深入,学识丰富。
从宦:从事官职,做官。
淮阳:古地名,今河南淮阳一带。
邻邦:相邻的国家或地区。
问音尘:打听消息,这里指询问对方的动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顿起及第归来蔡州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祝贺和对他未来的期许。首句“诏书京辅起沉沦”描绘了顿起从困境中被朝廷征召的荣耀时刻,暗示了他的才华得以重用。次句“岁贡仍居第一人”强调了他在科举考试中的优异表现,位居榜首。
“不愧得官名暂屈”赞扬顿起虽然暂时职位不高,但实至名归,显示出他的才学和品格。接下来,“自誇对策语深淳”是对顿起对策文章的赞美,认为其内容深刻且淳朴,显示出深厚学识和文采。
“读书饱足终无厌”表达对顿起勤奋好学的肯定,读书之志永不满足。最后一句“我去淮阳今不久,邻邦时得问音尘”则透露出诗人即将离开,但仍期待与顿起保持联系,关心他的消息。
整首诗洋溢着对顿起的赞赏和祝福,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也体现了宋代士人的进取精神和对学问的尊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初冬快晴陪宣卿叔夏游石头庵过三生藏穷深极峻遂登上封却下福严最爱廓然亭静憩久之乘兴入后洞置酒云庄榭徘徊方广阁山行崎岖不可以马虽笋舆傲兀小劳尚胜骑从之烦也既归山前之翌日复会于坚伯兄小阁同安赵涧看北山馀雪披云映日翠莹珑葱殆难模状因访季父庙令欢饮而罢集记所见成十五绝·其十一
大壑谽谺十里宽,云庄高榭渺雄观。
西天日堕馀霞绚,南嶂猿啼晓月寒。
圃景大吟呈伯氏
青鞋黄帽侵晨起,杖策徐行听流水。
云轻淡月欲明时,竹里清风开太始。
山钟间发催天曙,庙鼓连声动群耳。
东山青树映霞明,西岭朱楼眇烟里。
樵夫荷斧晨出山,渔子携鱼午趋市。
静看岐路人营营,独坐小亭秋靡靡。
已知物理时常改,因见天工神不死。
胸中浩荡一乾坤,世上荣枯均泰否。
悠然种植得佳趣,春意生生自无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