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第 一 百 六 十 三 宋 /文 天 祥 陶 潜 避 俗 翁 ,庞 公 竟 独 往 。明 明 君 臣 契 ,牢 落 吾 安 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放(ān fàng)的意思:将物品或人安置好,使其处于适当的位置。
避俗(bì sú)的意思:避免陷入俗套和平庸,追求独特和与众不同。
独往(dú wǎng)的意思:独自前行,不依赖他人。
君臣(jūn chén)的意思: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与臣子应该互相尊重、忠诚。
牢落(láo luò)的意思:指困扰、束缚、无法自拔的境地。
明明(míng míng)的意思:显而易见;明明白白地
明君(míng jūn)的意思:指明智、明理、有德行的君主。
庞公(páng gō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庞大宏伟,规模巨大。
潜避(qián bì)的意思:潜避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隐藏躲避,不敢公开或暴露自己。
- 翻译
- 陶潜是个远离尘世的隐士,庞公也选择了独自归隐。
君臣之间的默契如此明显,但在这样的现实中,我又能何处安身呢?
- 注释
- 陶潜:指晋代诗人陶渊明,以其隐居田园而闻名。
避俗翁:逃避世俗之人。
庞公:东汉时期的隐士庞德公,以不仕而闻名。
竟独往:竟然独自离去,选择隐居。
明明:显然,明显。
君臣契:君臣之间的契合关系。
牢落:孤独,无所依托。
吾安放:我应如何安身。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者文天祥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坚守节义、忠于国家的高尚情操。诗中“陶潜避俗翁”一句,借用东晋诗人陶渊明隐逸的形象,以此自比,表达自己对世俗生活的疏离和超然。"庞公竟独往"则是说尽管朋友庞德公已经前往,但诗人依旧坚守自己的立场,不随波逐流。
接着“明明君臣契”一句,强调了君臣之间应有的忠诚与信义,而“牢落吾安放”则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困厄之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在。这两句传达出诗人对国家、对君主应尽的责任感,以及面对逆境时仍能保持本色的精神力量。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文天祥不畏强权、坚守节操的高贵品格,充满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和个人操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