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罗廷扬》
《寄罗廷扬》全文
宋 / 张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避世(bì shì)的意思:避开尘世繁忙的纷扰,远离尘嚣。

鼎沸(dǐng fèi)的意思:形容局势或气氛非常热烈、激动。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金马(jīn mǎ)的意思:指金色的马,形容马匹非常珍贵、出色。

可能(kě néng)的意思:有可能发生或存在的事物

石牛(shí niú)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坚固、稳定,不易动摇或倒塌。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逃名(táo míng)的意思:逃避罪责或名誉的责任。

同上(tóng shàng)的意思:与上述相同或相似

重湖(zhòng hú)的意思:指湖泊深广,湖水浩渺壮丽。

岳阳楼(yuè yáng lóu)的意思:指建筑物高耸,形象壮丽,引申为人的志向高远,抱负远大。

鉴赏

这首诗《寄罗廷扬》由宋代诗人张觷所作,通过其独特的构思与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曾闻避世门金马”,以“金马”象征权贵之地,暗喻避世之人的超脱与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回忆或想象中,听闻过那些选择远离世俗纷扰,寻求心灵宁静之人,他们或许曾在金马门下避世,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次句“何事逃名寨石牛”,则转向对“逃名”的探讨。这里的“逃名”并非逃避名声,而是逃避世俗的名利束缚,寻找精神上的归宿。石牛作为隐喻,象征着某种固定、僵化的传统观念或束缚,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传统束缚的反思与超越。

后两句“四海重湖今鼎沸,可能同上岳阳楼”,将视角转向现实,描绘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四海重湖”泛指广阔的世界,“鼎沸”形容局势动荡,犹如沸腾的水一般。诗人在此背景下,提出疑问:“在这样的时代,还能否与你一同登上岳阳楼,享受那份超然物外的宁静与美景?”这不仅是对友人的一种邀请,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动荡时局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避世与现实,隐逸与入世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精神追求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洞察。在诗中,既有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动荡的忧虑,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在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内心世界与情感纠葛。

作者介绍

张觷
朝代:宋

张觷(?~一一三八),字柔直,怀安(今福建福州西南)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高宗建炎年间知南剑州(《侯官县乡土志》卷四)。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为福建路转运判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九)。二年,迁尚书考功员外郎(同上书卷五一),又升左司(同上书卷五五)。四年,以左朝奉郎知岳州(同上书卷八二)。七年,由直宝文阁升直龙图阁,自鼎州移知处州(同上书卷一○九)。再知虔州,进秘阁修撰。八年,卒(《庄简集》卷一八《祭张龙图柔直文》)。《宋史》卷三七九有传。
猜你喜欢

和答同年何愚溪都中见怀元韵二首·其一

长安西望暮天高,暂憩閒身跋涉劳。

此日怀君临素简,当时怜我赠缔袍。

五年延阁迟鸿羽,十载恩荣毓凤毛。

谁识山窗风雨夜,几回惊起听松涛。

(0)

题赠洪玉峰

欲学长生怯病身,玉峰山外总阳春。

相寻偶到云深处,认是悬壶一老人。

(0)

读山泉联吟集题后

山籁泉音应感通,遥遥宦旅寄诗筒。

事经艰险翻多韵,思入穷愁愈见工。

形影二人文字里,关山千里梦魂中。

从来博识资名胜,得意文章类史公。

(0)

咏镜

当面是前因,回头是后身。

总宜明处照,了得本来真。

(0)

折尾滩祀张桓侯庙有作·其二

岩顶烟云郁不开,江间波浪吼如雷。

从今寄语操舟者,不必仍前对我来。

(0)

舟次

放棹中流任所之,晚风吹散雨丝丝。

西南一带山如画,贪看青苍对酒时。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