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补天(bǔ tiān)的意思:补天指的是修补天空,比喻极其伟大的事业或壮举。
苍兕(cāng sì)的意思:形容人或动物的力量强大。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承家(chéng jiā)的意思:接受家族的传承,继承家业。
翠虬(cuì qiú)的意思:形容美丽的长发。
二室(èr shì)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分为两个完全不同的部分或状态。
冠带(guàn dài)的意思:指戴在头上的帽子和系在腰间的带子,用来表示尊贵和地位高。也比喻高贵的地位和尊严。
观察(guān chá)的意思:仔细地看,留心地看
光彩(guāng cǎi)的意思:形容光辉、荣耀、美丽等光彩夺目。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后代(hòu dài)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子孙后代。
谏草(jiàn cǎo)的意思:指谏言,勇于直言劝谏的言辞。
江海(jiāng hǎi)的意思:指江河和海洋,也泛指辽阔的水域。
磊磊(lěi lěi)的意思:形容山石高峻、堆积如山。
敛笏(liǎn hù)的意思:敛笏是指古代臣子见到君王时,将手中的笏板合拢收起来,表示恭敬的姿态。后来引申为对尊敬的人表示敬意或恭敬。
连天(lián tiān)的意思:高耸入云的样子,形容极高或极多。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目前(mù qián)的意思:指现在、当前的时刻或状态。
岂但(qǐ dàn)的意思:不仅仅是
清波(qīng bō)的意思:指水面平静无波澜。
三峰(sān fēng)的意思:指三座山峰,比喻三个主要的人或事物。
生光(shēng guāng)的意思:光亮闪耀,明亮耀眼。
史书(shǐ shū)的意思:史书指历史记载的书籍,也用来比喻历史的教训、经验或故事。
石渠(shí qú)的意思:指行走时脚下的小溪流水声,比喻言辞或文章的流畅自然。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五台(wǔ tái)的意思:五座高台,指五个重要的地方。
五色(wǔ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闪烁夺目。
先业(xiān yè)的意思:指先前所做的事情或业绩。
延阁(yán gé)的意思:指官员延聘、延用
郁林(yù lín)的意思:郁郁葱葱的森林,形容树木茂盛、繁荣昌盛的景象。
玉树(yù shù)的意思:指品质高尚、才华出众的人或事物。
诸孙(zhū sūn)的意思:指众多的孙子,表示后代繁多、子孙众多。
竹坛(zhú tán)的意思:比喻人的才能或智慧被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 鉴赏
此诗描绘了槜李城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氛围。开篇“槜李城高控江海,清波如环石磊磊”以雄浑之笔勾勒出槜李城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城高临江,清波环绕,石块堆积,展现出一种天然的壮美。接着“林际三峰类削成,窗间二室生光彩”进一步描绘了城内景致,山峰峭立,室内光线明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翠虬舞月五台寒,苍兕呼风万竹坛”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月光下翠绿的龙形物在五座台上起舞的景象与苍兕(传说中的猛兽)在竹坛上呼啸的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活力。“夕郎逝矣介刚在,谏草空藏后代看”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忠诚与正直精神的颂扬,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流逝与后人的反思。
“承家观察敛笏拜,园居见石肃冠带”描绘了一幅官员在园中见石时庄重恭敬的画面,体现了对传统礼仪的尊重与传承。“秦住云连天目前,郁林烟散沧洲外”则以广阔的视角,展现了天空与大海的辽阔,以及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变幻。
最后,“玉树诸孙议石渠,补天五色更何如”通过比喻,将家族的传承比作玉树的子孙,讨论着如何在石渠中留下自己的印记,以及如何在补天时使用五色石料,寓意深远,既是对家族传统的继承,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定知延阁传先业,岂但名山太史书”则表达了对家族事业和历史贡献的肯定,强调了传承的重要性,不仅是在名山大川的记载中,更在于家族精神的延续与发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人物、家族传承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新野遇吴门戚不磷山人言依马太史卜居此地忆余作令定交越廿载矣穷途旅食相对泫然留赠三章永怀旧好·其一
宦拙诗穷各自伤,相逢歧路总亡羊。
豪狂未改双眸白,格律仍随两鬓苍。
入蜀杜陵长作客,依楼王粲苦思乡。
衔杯不尽绨袍意,此夕还须脱鹔鹴。
庚申十月九日邀博罗张孟奇羊城韩孟郁李烟客陈治甫梁伯亨续旗峰登高之游分得七阳八齐勉成二律·其一
阳月南天菊正芳,登临九日亦重阳。
一时高会开莲社,百里文星列雁行。
酾酒岩峦纷拱揖,振衣云鸟共低昂。
从来胜地缘诗重,却笑山灵喜欲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