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法已周,憍慢当谁药。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慈氏(cí shì)的意思:指对人民或他人怀有慈悲之心,关爱他人,有同情心。
丹厓(dān yá)的意思:指红色的山岩,比喻高尚的品德或高洁的志向。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归鹤(guī hè)的意思:形容人归还到本来的地方或原来的状态。
会法(huì fǎ)的意思:指掌握法律知识和应用法律的能力。
迦叶(jiā yè)的意思:指人的形象或容貌丑陋。
金缕(jīn lǚ)的意思:指金线,比喻非常细小的东西。
灵鹫(líng jiù)的意思:指聪明、机智、敏锐的人。
缕衣(lǚ yī)的意思:形容衣衫破烂、破旧不堪。
捧持(pěng chí)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保护、支持、维护,并给予持续的关注和关怀。
乔木(qiáo mù)的意思:比喻人的思想、行为或事物的本质高尚、不同寻常。
屈屈(qū qū)的意思:形容弯曲、屈曲的样子。
荣落(róng luò)的意思:指得到荣誉或地位的人或事物突然失去,跌落下来。
三会(sān huì)的意思:指三个人或三个团体之间的会议或会晤。
三峰(sān fēng)的意思:指三座山峰,比喻三个主要的人或事物。
授衣(shòu yī)的意思:给予衣物给他人,表示关怀和帮助。
无学(wú xué)的意思:没有学问、没有学识
无二(wú èr)的意思:没有第二个,独一无二
先后(xiān hòu)的意思:先后指顺序、前后次序。
俨然(yǎn rán)的意思:形容态度庄重、举止端正,有威严之象。
致辞(zhì cí)的意思:在公开场合表达意见或演讲
尊者(zūn zhě)的意思:指受人尊敬的人,具有威望和权威的人。
金缕衣(jīn lǚ yī)的意思:指非常华丽、精美的衣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佛教圣地的庄严与神圣,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博大。诗人以“屈屈吒播陀”、“三峰挺绝崿”开篇,描绘了山峰的峻峭与壮丽,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尊者迦叶波,受嘱于中托”,引入佛教故事,讲述了一位尊者的使命与责任,体现了佛教对修行者的重视和期望。
“捧持金缕衣,敬候慈氏作”,描述了尊者恭敬地等待佛陀的到来,金缕衣象征着尊贵与虔诚,表现了佛教徒对佛陀的崇敬之情。“三会法已周,憍慢当谁药”,表达了佛法的圆满与彻底,以及对骄傲自满的警醒,强调了修行过程中的谦逊与自我反省。
“登高一弹指,山开见无学”,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在精神上的飞跃,仿佛在一瞬间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更高的境界。“授衣仍致辞,先后无二觉”,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连续性和内在的一致性,即使在不同的阶段,修行的精髓和目标也是一脉相承的。
“乔木映丹厓,白云迷归鹤”,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佛教修行的和谐共存,树木与山岩、白云与归鹤,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暗示了修行者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平静的可能性。
“灵鹫尚俨然,岁岁花荣落”,以灵鹫山作为背景,不仅象征着佛教圣地的永恒与不朽,同时也暗含了生命循环与自然更迭的主题,提醒人们在短暂的生命中追求永恒的精神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教文化中对修行、觉悟、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探索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虎邱寺再和苏轼韵
定光瞻宝塔,拾级登仙岭。
遂径造其巅,下视富万井。
松涛虎啸翻,竹籁龙吟耿。
苟尚颊舌感,此必下蛙黾。
点头听经辈,金矣不复矿。
生公本无涉,谁云服精猛。
髯翁绝世才,儒佛场驰骋。
胜游托豪句,岂真增跈哽。
小座仰苏楼,绿畴含麦顷。
为祝今饼饵,宁忘昔饥冷。
人言元气复,我叹哀鸿永。
讵同彼子瞻,无事但揽景。
归舆循山塘,群瞻翠华影。
施惠贵及时,奚待大吏请。
降旨免甘肃本年额赋并积欠诗以志事
西陲兵未罢,戡乱非得已。
储胥发官帑,讵肯征闾里。
究之出诸民,岂如无事美。
去年纵蠲赋,今复新正矣。
地瘠贫民良,施恩宜在此。
正供与全豁,宽心勤耒耜。
积欠免历年,奚用愁留抵。
靖外先安内,化日春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