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韩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的深沉韵味。首句“采秀来韩山”,以“采秀”二字开篇,既点出了山中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暗示了山之灵秀,引人遐想。接着,“韩山石崔嵬”一句,通过“崔嵬”一词,生动地描绘了韩山的雄伟壮观,石头堆积如山,给人一种磅礴大气之感。
“不见韩众鹿,满山秋云飞。”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山中的动物与自然景观。韩众鹿,可能是指传说中的神鹿,此处用以象征山林的神秘与生机。然而,诗人并未直接描绘鹿群,而是巧妙地通过“不见”二字,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空灵的氛围。同时,秋云满山的景象,不仅增添了季节的特色,也与前文的“石崔嵬”相呼应,展现了山的立体与多变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韩山的自然风光与历史底蕴,既有对山川壮丽的赞美,也有对传说故事的遐想,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赵城县见道旁有穷饿就毙者恻然赋此.时乙丑八月念五日也
茕茕寡衣食,贸贸越山川。
想其别家时,已不望生还。
困顿卧路侧,休戚谁相关。
饥火烧心苗,唇燥而口干。
红尘十丈高,乃作衽席观。
可怜被驱逐,辗转不得安。
鬼伯催正急,尔辈且勿喧。
家乡定何处,姓氏莫与传。
父母及妻孥,永断今生缘。
一死即已矣,留此长恨端。
若使守故土,或有容身棺。
掉头不忍视,已过犹心酸。
平阳连河东,饥馑迫天年。
圣人周民隐,博济拯元元。
既悉居者苦,宁志行者难。
如何弗收恤,孤负皇恩宽。
即目有如此,未见谅复然。
欲绘监门图,无位不敢干。
我笔难尽述,谁付长吏看。
《过赵城县见道旁有穷饿就毙者恻然赋此.时乙丑八月念五日也》【清·张晋】茕茕寡衣食,贸贸越山川。想其别家时,已不望生还。困顿卧路侧,休戚谁相关。饥火烧心苗,唇燥而口干。红尘十丈高,乃作衽席观。可怜被驱逐,辗转不得安。鬼伯催正急,尔辈且勿喧。家乡定何处,姓氏莫与传。父母及妻孥,永断今生缘。一死即已矣,留此长恨端。若使守故土,或有容身棺。掉头不忍视,已过犹心酸。平阳连河东,饥馑迫天年。圣人周民隐,博济拯元元。既悉居者苦,宁志行者难。如何弗收恤,孤负皇恩宽。即目有如此,未见谅复然。欲绘监门图,无位不敢干。我笔难尽述,谁付长吏看。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2467c6e4e1dfbb0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