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飞桥(fēi qiáo)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能力超群。
归田(guī tián)的意思:指离开尘世归隐田园,追求宁静的生活。
宦游(huàn yóu)的意思:指官员在不同地方任职,到处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
荆榛(jīng zhēn)的意思:指荒芜荆棘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困难险阻的环境或情况。
莲社(lián shè)的意思:莲社是一个古代的文学社团,指的是聚集文人墨客的地方。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群文人墨客的聚会。
庐阜(lú fù)的意思:指住宅或居所。也用来形容居住的地方。
通邻(tōng lín)的意思:相邻的两个地方之间交流互通。
武陵(wǔ líng)的意思:指能武能文、兼具武艺和文化修养的人。
轩裳(xuān cháng)的意思:指华丽的衣裳,也指华美的容貌。
幽栖(yōu qī)的意思:隐居、安静地居住
渔舟(yú zhōu)的意思:渔舟指的是渔民的船只,也常用来比喻平凡而朴实的生活。
凿壁(záo bì)的意思:指用凿子凿墙壁,比喻通过艰苦努力、刻苦钻研来取得成果。
- 注释
- 旋剪:迅速地修剪。
荆榛:荆棘丛生的地方。
旧蹊:旧有的小径。
架岩凿壁:在岩石上开凿出通道。
幽栖:隐居的生活。
邻圃:相邻的菜园。
莲社:古代佛教社团,此处指隐居之地。
庐阜:庐山和阜山,泛指名胜之地。
渔舟:打渔的船。
武陵:古代地名,这里代指隐居的理想之地。
宦游:做官在外。
归田:回归田园生活。
轩裳:官服。
一犁:农具中的犁,象征农耕生活。
- 翻译
- 开辟荆棘走出旧路,开凿山岩架设小道进入隐居处。
已经与邻居的园子连通,种满了竹子,又建了飞桥横跨南边的小溪。
昔日的莲社以庐阜为胜景,如今渔舟空自驶向武陵,令人迷失。
如果做官的乐趣能超过归田的快乐,谁会愿意用官服去换取农耕的犁头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在山中建造住宅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展示了主人公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诗中的语言质朴而富有画面感,使人仿佛能看到诗人在山间劈山开路、栽种竹木、架桥跨溪的生动场景。
"旋剪荆榛出旧蹊,架岩凿壁启幽栖。" 这两句通过对原始自然环境的改造,展现了诗人在野外营建家园的决心和努力。" 旋剪荆榛" 表示清除杂草荆棘,以开辟出一条小路;" 架岩凿壁启幽栖" 则是指在悬崖峭壁上搭建起居之所,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征服与利用。
"已通邻圃尽栽竹,更搭飞桥南过溪。" 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住宅周围环境的美化和改善。" 已通邻圃尽栽竹" 表示在邻近的田野里种满了竹子,营造出一片幽静的竹林;" 更搭飞桥南过溪" 则是指为了便于来往,在南面建了一座飞桥跨越溪流。
"莲社昔誇庐阜胜,渔舟空向武陵迷。" 这两句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在这里," 莲社昔誇庐阜胜" 可能是指过去某个美好的集会或聚会,而" 渔舟空向武陵迷" 则可能暗示现实中的渔人舟船在武陵(古代地名)徘徊,诗人对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充满了羡慕。
最后两句 "宦游若胜归田乐,肯把轩裳换一犁。" 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宦游若胜归田乐" 表示如果能够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后归隐田园,那将是最大的快乐;" 肯把轩裳换一犁" 则强调了诗人愿意放弃官场上的荣华富贵,去换取一副农耕的工具,过上平静安逸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与世隔绝、自在生存的深刻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