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寺僧人求草书·其一》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性(běn x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固有的、不易改变的本质和特征。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草书(cǎo shū)的意思:指一种行书的字体,泛指潦草、难辨的字迹。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前身(qián shēn)的意思:指某事物或某人的以前的形态、状态或身份。
如如(rú rú)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似或相同。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脱帽(tuō mào)的意思:脱下帽子,表示对他人的尊敬或敬意。
政事(zhèng shì)的意思:指政治事务或政府事务。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岳正的《南寺僧人求草书(其一)》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完成政务之余,来到南山寺庙,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面对生活。"脱帽南山政事馀",通过脱帽的动作,展现出他暂时放下官场事务的轻松与随意,南山成为了他的心灵归宿。"无禅本性亦如如",表达出诗人的内心平静,即使没有深入禅修,他的本性也如同禅定一般,自然流露出宁静与淡泊。
"前身不是山僧化",诗人暗示自己并非出家之人,但此刻却能与山僧一样,享受书法带来的乐趣,这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最后一句"肯与山僧作草书",则是诗人愿意放下身份,与山僧一同挥毫泼墨,享受书法创作的乐趣,展现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艺术的亲近。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传达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淡然态度,体现了明朝士大夫阶层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