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三百三首·其一六七》
《诗三百三首·其一六七》全文
唐 / 寒山   形式: 古风

世有多事人,广学诸知见

不识本真性,与道转悬远

若能明实相,岂用陈虚愿

一念了自心,开佛之知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本真(běn z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本质、真实的品质。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多事(duō shì)的意思:指多事、多事情、多事体,形容人多事、事务繁多。

事人(shì rén)的意思:指能够处理事务、办事能力强的人。

实相(shí xiàng)的意思:指事物的真实本质和实际情况。

识本(shí běn)的意思:识别出真伪、真实的本质。

虚愿(xū yuàn)的意思:指没有实现的愿望或期望。

悬远(xuán yuǎn)的意思:形容距离非常遥远,无法到达。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真性(zhēn xìng)的意思:真实、真诚的性格或品质。

知见(zhī jiàn)的意思:知道和看到的事物,指所知所见。

注释
世:世间。
多事人:忙碌的人。
广学:广泛学习。
诸知见:各种知识。
本真性:真正本性。
道:道义。
悬远:渐行渐远。
明实相:明白事物的真实面貌。
陈虚愿:陈述空洞的愿望。
一念:一旦。
了自心:领悟内心。
开佛之知见:开启佛的智慧见解。
翻译
世间有许多忙碌的人,广泛学习各种知识。
他们不了解自己真正的本性,与道义渐行渐远。
如果能明白事物的真实面貌,何必陈述空洞的愿望。
一旦领悟内心真理,就能开启佛的智慧见解。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修行者对内在真理的追求和感悟。开篇“世有多事人,广学诸知见”描述了现实世界中人们忙碌于各种事务与知识的积累,但这种外在的学习与追求往往忽略了对自身本真性的认识。“不识本真性,與道转悬远”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代人与自然、宇宙和谐统一之道的疏离感到忧虑。

接着,“若能明实相,岂用陈虚愿”则是诗人对那些能够洞察事物真相的人表示赞赏,不需要那些过时而不切实际的愿望。最后,“一念了自心,开佛之知见”表达了一种顿悟,通过内在的觉醒,打开了通往佛法智慧的大门。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精神修养和内在真理探寻的重视,以及对外部世界喧嚣与内心安宁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寒山

寒山
朝代:唐   号:均不详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
猜你喜欢

九月廿二日西馆雨中作

西馆萧然拥罽裘,浑无桃李似潘侯。

路多绿竹遮栏雨,池有残荷掩映秋。

蛮獠讴歌逢乐岁,江湖风景忆扁舟。

衣冠到底为身累,秪慕逍遥寄一丘。

(0)

五更·其一

仆云月未落,或谓夜过半。

晓眠我正浓,漫漫何时旦。

(0)

水调歌头

瑞应杉溪县,光动极星宫。

人间盛事此日,岳降自高嵩。

庆兆三阳开泰,散作一团和气,无地不春风。

眉寿八千岁,今代黑头公。听剑履,上星辰,此行中。

况金瓯姓字,当路那已达宸聪。

管取凤池新命,来自虎关上阙,明日到花封。

王室要师保,叔父勿居东。

(0)

忆少年.陇首山

陇云溶泄,陇山峻秀,陇泉呜咽。

行人暂驻马,已不胜愁绝。上陇首、凝眸天四阔。

更一声、塞雁凄切。征书待寄远,有知心明月。

(0)

积润容零露,无涯任酌蠡。

浮空长浴日,表圣不扬波。

江汉源流众,蕃夷岛屿多。

客槎如可泛,咫尺是星河。

(0)

摄事十三首·其十一真宗室用《大明》

煌煌真宗,善继善承。经武耀德,臻于治平。

对祀礼乐,丕昭鸿名。陟配文庙,皇图永宁。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