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了自心,开佛之知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真(běn z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本质、真实的品质。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多事(duō shì)的意思:指多事、多事情、多事体,形容人多事、事务繁多。
事人(shì rén)的意思:指能够处理事务、办事能力强的人。
实相(shí xiàng)的意思:指事物的真实本质和实际情况。
识本(shí běn)的意思:识别出真伪、真实的本质。
虚愿(xū yuàn)的意思:指没有实现的愿望或期望。
悬远(xuán yuǎn)的意思:形容距离非常遥远,无法到达。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真性(zhēn xìng)的意思:真实、真诚的性格或品质。
知见(zhī jiàn)的意思:知道和看到的事物,指所知所见。
- 注释
- 世:世间。
多事人:忙碌的人。
广学:广泛学习。
诸知见:各种知识。
本真性:真正本性。
道:道义。
悬远:渐行渐远。
明实相:明白事物的真实面貌。
陈虚愿:陈述空洞的愿望。
一念:一旦。
了自心:领悟内心。
开佛之知见:开启佛的智慧见解。
- 翻译
- 世间有许多忙碌的人,广泛学习各种知识。
他们不了解自己真正的本性,与道义渐行渐远。
如果能明白事物的真实面貌,何必陈述空洞的愿望。
一旦领悟内心真理,就能开启佛的智慧见解。
-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修行者对内在真理的追求和感悟。开篇“世有多事人,广学诸知见”描述了现实世界中人们忙碌于各种事务与知识的积累,但这种外在的学习与追求往往忽略了对自身本真性的认识。“不识本真性,與道转悬远”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代人与自然、宇宙和谐统一之道的疏离感到忧虑。
接着,“若能明实相,岂用陈虚愿”则是诗人对那些能够洞察事物真相的人表示赞赏,不需要那些过时而不切实际的愿望。最后,“一念了自心,开佛之知见”表达了一种顿悟,通过内在的觉醒,打开了通往佛法智慧的大门。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精神修养和内在真理探寻的重视,以及对外部世界喧嚣与内心安宁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
瑞应杉溪县,光动极星宫。
人间盛事此日,岳降自高嵩。
庆兆三阳开泰,散作一团和气,无地不春风。
眉寿八千岁,今代黑头公。听剑履,上星辰,此行中。
况金瓯姓字,当路那已达宸聪。
管取凤池新命,来自虎关上阙,明日到花封。
王室要师保,叔父勿居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