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云 门 寺 西 六 七 里 闻 符 公 兰 若 最 幽 与 薛 八 同 往 唐 /孟 浩 然 谓 予 独 迷 方 ,逢 子 亦 在 野 。结 交 指 松 柏 ,问 法 寻 兰 若 。小 溪 劣 容 舟 ,怪 石 屡 惊 马 。所 居 最 幽 绝 ,所 住 皆 静 者 。云 簇 兴 座 隅 ,天 空 落 阶 下 。上 人 亦 何 闻 ,尘 念 都 已 舍 。四 禅 合 真 如 ,一 切 是 虚 假 。愿 承 甘 露 润 ,喜 得 惠 风 洒 。依 止 托 山 门 ,谁 能 效 丘 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尘念(chén niàn)的意思:指尘土的念头,比喻烦杂琐碎的思想、事务。
甘露(gān lù)的意思:甘露指甜美的雨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和恩泽。
怪石(guài shí)的意思:指形状奇特、异常的石头。
惠风(huì fēng)的意思:指有益于人民、给人带来好处的政策或行动。
结交(jié jiāo)的意思:结交指与人建立关系,交朋友。
静者(jìng zhě)的意思:指心境安宁、不动声色的人。
惊马(jīng mǎ)的意思:指突然受到惊吓的马匹。比喻突然发生的事情或突如其来的变故。
空落(kōng luò)的意思:空无一人或物,形容空荡荡、冷冷清清的样子。
兰若(lán rě)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高洁的气质。
迷方(mí fāng)的意思:指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山门(shān mén)的意思:指山脉中的门户,也比喻进入某个地方或机构的入口。
上人(shàng rén)的意思:指高人、有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人。
四禅(sì chán)的意思:指佛教中四种禅定的境界。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所居(suǒ jū)的意思:所居指的是所在的地方,表示人们所居住或所处的环境。
天空(tiān kōng)的意思:指大气层中地面以上的空间,也用来比喻无限广阔、辽阔无边的境地。
问法(wèn fǎ)的意思:询问的方式或方法。
喜得(xǐ de)的意思:获得喜悦、欢喜的意思。
虚假(xū jiǎ)的意思:指事物的真实性、真相不符合实际情况,具有欺骗性质。
依止(yī zhǐ)的意思:依靠、依赖、寄托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一切(yī qiè)的意思:表示全部、所有的事物。
幽绝(yōu jué)的意思:形容景色幽静而绝美。
在野(zài yě)的意思:指某人或某团体失去权力、地位或职位,不再处于掌权的地位,而是在社会上处于边缘或被排斥的状态。
真如(zhēn rú)的意思:真实的样子或本来的样子。
座隅(zuò yú)的意思:指人坐在角落里,形容孤寂、寂寞。
- 注释
- 谓予:认为我。
独迷:独自迷失。
方:道路。
逢子:遇见你。
亦:也。
在野:在野外。
结交:结为朋友。
指松柏:以松柏为象征。
寻兰若:寻找寺庙。
劣容:勉强容纳。
屡惊:常常惊动。
所居:居住的地方。
幽绝:非常幽深。
云簇:云彩聚集。
天空落:天空倒映。
上人:高僧。
尘念:世俗的念头。
四禅:佛教中的四种禅定。
真如:佛教中的真实不变之道。
甘露:比喻佛光。
惠风:智慧之风。
依止:依托。
山门:寺庙。
丘也:指孔子。
- 翻译
- 我以为自己独自迷失在道中,遇见你也在野外漫游。
我们以松柏为友,探寻佛法于竹林之中。
小溪狭窄仅容小舟,奇形怪石常惊动马匹。
我居住的地方极为幽深,周围都是宁静的人。
云彩聚集在座位边,天空仿佛落在台阶下。
高僧又能听到什么呢?尘世的念头已经放下。
深入四禅领悟真理,世间万物皆为空幻。
渴望接受佛光的滋润,欣喜得到智慧之风的洗礼。
我依托于寺庙,谁能像孔丘那样修行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状态。诗人自称“独迷方”,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超然与淡漠,同时也显露出一种孤高自许的情怀。诗中的“逢子亦在野”则是说,即便是遇到志同道合之人,也是在大自然中相会,不染尘嚣。
“结交指松柏,问法寻兰若。”这两句表明了诗人的朋友选择和修行的态度,他愿意与那些坚贞不屈如松柏一样的人交往,同时也在探求佛法,就像寻找幽深难觅的兰花一样。
“小溪劣容舟,怪石屡惊马。”这里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小溪能够承载小舟,怪石则常使行走的马匹感到惊吓,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居住的地方地貌险峻而又幽静。
“所居最幽绝,所住皆静者。”诗人自豪地说,他居住的地方是最为隐秘和宁静的,只有那些追求内心平静的人才能与他为伍。
接下来的两句,“云簇兴座隅,天空落阶下。”则描绘了诗人所处之地的壮丽景色,云朵环绕在他的坐处,天空仿佛就在脚下,这种境界让人感到既是超然物外,又与自然融为一体。
“上人亦何闻,尘念都已舍。”这里的“上人”指的是高尚的人或修行者,而诗人表达了即便是那些高尚之人,也不需要过多的世间知晓,因为他已经放下了一切尘世的牵挂。
“四禅合真如,一切是虚假。”这两句表明了诗人的佛法修为,通过禅定的修行达到与宇宙本体(真如)的合一,而将一切现象视作无常和虚幻。
最后,“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依止托山门,谁能效丘也。”诗人表达了对佛法甘露般滋润心灵的渴望,同时也享受着自然界赐予的清凉之风。最后,他选择依靠山门而居,自信只有少数人能够像他这样超脱尘世。
整首诗体现了孟浩然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佛法的追求,以及他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和高远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