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冯朝奉挽歌词》
《冯朝奉挽歌词》全文
宋 / 陆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凋零(diāo líng)的意思:指花草枯萎,或形容事物逐渐衰败、消失。

多感(duō gǎn)的意思:形容人敏感多情,感触很深。

附葬(fù zàng)的意思:指在某人去世后,与其一同下葬,以表示对其的尊重和陪伴。

感慨(gǎn kǎi)的意思:感叹内心的激动和思考

老年(lǎo nián)的意思:指人年纪虽老,但身体仍然强壮,精神矍铄,不因年老而衰弱。

铭旌(míng jīng)的意思:铭记在心,永远怀念。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仕宦(shì huàn)的意思:仕宦是指担任官职,从事政务。

添丁(tiān dīng)的意思:指家庭增加了新的成员,特指家庭有了新生的孩子。

同榜(tóng bǎ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在同一榜单上排名相同或并列。

信史(xìn shǐ)的意思:信史是指真实可信的历史记载。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杳冥(yǎo míng)的意思:形容遥远、昏暗、不可知的状态。

玉川(yù chuān)的意思:指美丽的河流或水域,也指美好的乡村风景。

遭遇(zāo yù)的意思:遇到不幸或困难的经历

玉川子(yù chuān zǐ)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鉴赏

这首挽歌词,以沉痛之笔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开篇“仕宦惟遭遇,神仙信杳冥”,既是对逝者一生仕途命运的概括,也暗含了对神仙世界的怀疑与无奈。接着“老年多感慨,同榜半凋零”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逝者晚年孤独、感慨以及昔日同榜好友相继离世的哀伤。最后“附葬铭旌暗,平生信史青”描绘了逝者墓前的景象,通过“暗”字强调了逝去的悲凉,而“信史青”则暗示了逝者生前事迹将被历史铭记。结尾“须知玉川子,传后有添丁”以引用唐代诗人卢仝(玉川子)为例,表达了对逝者身后仍有传承的希望与慰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对逝者的深情悼念和对其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陆佃

陆佃
朝代:宋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进士甲科,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每欲参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党籍,能为中大夫,知亳州。
猜你喜欢

和子瞻濠州七绝浮山洞

洞府元依水面开,秋潮每到洞门回。
幽人燕坐门前石,长看长淮船去来。

(0)

宛丘二咏

旱湖堤上柳空多,倚岸轻舟奈汝何。
秋雨连渠添积润,春风吹冻忽生波。
虫鱼便尔来无数,凫雁犹疑未肯过。
持诧钱塘应笑我,坳中浮芥两么麽。
古殿山花丛百围,故园曾见色依依。
凌寒强比松筠秀,叶艳空惊岁月非。
冰雪纷纷真性在,根株老大众园希。
山中草木谁携种,潦倒尘埃不复归。

(0)

欧阳太师挽词三首

雄文元命世,直气早成风。
受任衰迟后,安邦反侧中。
回天深有力,扈圣耻言功。
事已身随去,惊嗟柱石空。
唐弊文初丧,书成法至今。
雍容趋圣处,深切可人心。
气力知难继,风流喜不淫。
悬知公欲谢,异说勇交侵。
推毂诚多士,登龙盛一时。
西门行有恸,东阁见无期。
念昔先君子,尝蒙国士知。
旧恩终未报,感叹不胜悲。

(0)

将出洛城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引观杨惠之塑宝

寺古依乔木,僧闲正莫年。
为生何寂寞,爱客尚留连。
虚牖罗修竹,空厨响细泉。
坐听谈旧事,遍识洛中贤。
虚室无寻丈,青山有百层。
回峰看不足,危石恐将崩。
听法来天女,依岩老梵僧。
须弥传纳芥,观此信还曾。
壁毁丹青在,移来殿庑深。
赋形惊变态,观佛觉无心。
旌旂翻空色,笙竽含妙音。
风流出吴样,遗法到如今。

(0)

登嵩山十首 醒心泉

上山苦饥渴,中道得寒泉。
举瓢石窦响,入口烦痾痊。
洑流去不见,落涧声锵然。
莫归复相值,相従下平川。

(0)

登封道中三绝 少林寺赠顿起

一径乔林下黄叶,三山翠壁绕禅居。
共君将住还归去,欲问安心知已疏。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