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其二》
《点绛唇·其二》全文
宋 / 史浩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千里欢谣,使君美政三辅沸天箫鼓

笑拥锋车去。卧辙攀辕,漫拟双旌住。还知否。

禁林深处。已辟金闺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沸天(fèi tiān)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喧闹非常的场面。

锋车(fēng chē)的意思:指冲锋陷阵的战车,比喻迅猛冲击的力量或人物。

禁林(jìn lín)的意思:禁止进入的森林

金闺(jīn guī)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貌和高贵。

美政(měi zhèng)的意思:指政治清明、政府廉洁、政治风气良好的状态。

攀辕(pān yuán)的意思:攀爬山崖边缘。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三辅(sān fǔ)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三个辅助行政区域,即都城周围的三个辅助区域。也指古代官府的三个辅助机构,即都城周围的三个辅助机构。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双旌(shuāng jīng)的意思:指两面旗帜,比喻双方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卧辙(wò zhé)的意思:指车马行进中突遇阻碍,不能再前进。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浩的作品,名为《点绛唇·其二》。从这短短的四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理想美好政景的向往和赞颂。

"千里欢谣,使君美政高三辅。"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盛世图景,千里之外传来的是欢乐的歌谣,表明人民生活在安宁与喜悦中,而“使君美政”则是对统治者的赞美,暗示其政治清明,深受百姓爱戴。“高三辅”可能指的是理想中的三个重要辅佐,他们的智慧和能力帮助君主治国平天下。

"沸天箫鼓。笑拥锋车去。"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战争胜利后的场景,“沸天箫鼓”形容军中号角声势浩大,充满力量,而“笑拥锋车去”则表现出士兵们胜利后心情舒畅,乘坐战车离去的英姿。

"卧辙攀辕,漫拟双旌住。还知否。禁林深处。已辟金闺路。" 最后两句诗则转入一番对远古美好传说的追忆与怀念。其中,“卧辙攀辕”可能是指古人对于历史伟业的追思和攀附,而“漫拟双旌住”则是在想象古代英雄事迹,留恋不已。“还知否”则是一种反问,是在询问是否还有人记得那些往昔的辉煌岁月。在最后,“禁林深处。已辟金闺路”中,“禁林深处”可能指的是皇家园林或者是深邃的古老森林,而“已辟金闺路”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那些被发掘出来的历史遗迹或宫廷秘密道路的发现和赞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理想政景的描绘,对战争胜利后的喜悦,以及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作者介绍
史浩

史浩
朝代:宋   字:直翁   号:真隐   籍贯:明州鄞县   生辰:1106年—1194年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猜你喜欢

蛱蝶二首·其二

园林五月绿漫漫,雨后轻狂尚作团。

夏老不知花事退,犹疑春色在栏干。

(0)

寄巩丈哭孙

情爱难缠旷士襟,俗缘那似道缘深。

已知达识空诸幻,万事从头付醉吟。

(0)

诸葛孔明

临发汉中时,精诚见表辞。

此心谁尽了,死后有天知。

(0)

昭君

汉宫胡地真天壤,一别长门隔塞云。

莫谓琵琶慰行役,琴心不比卓文君。

(0)

呈杨方叔

老丑慵看镜,清狂爱作诗。

唱酬真得侣,衰白亦相宜。

(0)

次杨元会白莲二首·其一

月为精彩雪为肤,翠盖迎风漾绿珠。

我欲褰裳赊一顾,能回玉面向人无。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