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心见母不见君,谁言母死非君恩。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绵 山 怨 明 /李 东 阳 君 侯 恩 重 翻 为 仇 ,不 如 放 作 山 中 囚 。君 候 有 臣 一 非 少 ,贪 天 之 徒 但 自 保 。臣 心 见 如 不 见 君 ,谁 言 如 死 非 君 恩 。今 辰 何 辰 夕 何 夕 ,留 与 千 年 作 寒 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臣一(chén yī)的意思:指臣子对君主忠诚无私的态度。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经月(jīng yuè)的意思:指经历了很长时间或很久的岁月。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绵山(mi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势连绵不断。
年作(nián zuò)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所作的事情。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山经(shān jīng)的意思:形容经验丰富,见多识广。
上天(shàng tiān)的意思:指超出人力所能及的事物,也可以表示极高的地位或境界。
贪天(tān tiān)的意思:贪婪不足,贪得无厌
天一(tiān yī)的意思:指天下第一,最优秀的人或事物。
五蛇(wǔ shé)的意思:指五个蛇形状的东西在一起。比喻事物相互交错、纠缠在一起。
一非(yī fēi)的意思:表示绝对不可以,决不可以,绝不容许。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绵山怨》以绵山为背景,通过五蛇和一蛇被蛰的寓言,表达了对君王恩怨的深刻反思。首句“五蛇上天一蛇蛰”象征着权力的分散与集中,而“绵山经月火不灭”暗示了矛盾冲突的持久。接下来,“君王恩重翻为仇”揭示了恩怨之间的复杂转变,表明即使君王的恩惠也可能成为仇恨的源头。
诗人认为,尽管君王身边不乏臣子,但“贪天之徒但自保”,暗示臣子们更关注自身的安全而非国家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下,“臣心见母不见君”表达了对亲情的坚守,即使母亲去世,也并非全然因为君王的无情,而是社会现实的无奈。
最后两句“今辰何辰夕何夕,留与千年作寒食”以时间的流转和寒食节的典故,寄寓了对历史长河中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无尽哀思。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沉郁,展现了明朝文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徐彦猷寄示诗数章皆隐约世外语诗律深妙岂胜叹仰辄次韵和呈彦猷素富学未壮而弃场屋故诗中极道江湖放浪之乐以动荡其心志而卒反之以古人出处之义当有隐君子弄舟烟雨之外倚其声而歌之亦可以一笑也·其四
江湖魏阙已一视,孰与蓑笠无危机。
遥知避世客相对,落日一谈能解围。
题廓见亭
危栏缥缈跨鸿濛,城郭溪山一览空。
何处更容君著眼,大千浑在六窗中。
辛亥中秋不见月
今夕九秋半,心期负隔年。
劳生灰劫里,微雨客游边。
旅泊正无酒,阴云遑怨天。
何时草堂月,相对藉糟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