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
《菩萨蛮》全文
宋 / 刘学箕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暮涛掀浪溪流急。单衣未试春寒力。是处绿阴浓。

春深柳风。人依溪岸住。酒美忘归去

巢燕堕芹泥幽禽花外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春寒(chūn hán)的意思:春天的寒冷

单衣(dān yī)的意思:指穿着单薄的衣物,形容贫困、贫穷。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柳风(liǔ fēng)的意思:柳风指的是春天微风拂面,给人一种轻柔、温暖的感觉。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气息或者某种愉悦的感觉。

芹泥(qín ní)的意思:形容人或物的品质纯洁无瑕。

是处(shì chù)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处事态度不端正,没有原则,不守诚信。

试春(shì chūn)的意思:试探春天的到来

忘归(wàng guī)的意思:忘记回家或迷失归途。

溪流(xī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流动不息。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幽禽(yōu qín)的意思:幽静的鸟类,比喻隐居、不事非非的人。

杨柳风(yáng liǔ fēng)的意思:指女子柔美、娇媚的风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山谷生态图景,颇有江南水乡的宁静与野趣。开篇“暮涛掀浪溪流急”,溪水在傍晚时分激流奔涌,显示出大自然的动感和活力。“单衣未试春寒力”则透露出诗人对春日微寒气候的体验,单薄的衣衫尚不足以抵御春风带来的凉意。

接着“是处绿阴浓”,这里的“是处”暗示着诗人所处之地,是一个被浓密树荫覆盖的地方。紧随其后的是“春深杨柳风”,这两句共同构筑了一个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象。

下片“人依溪岸住”,诗人描写人们沿着溪流而居,享受着溪水带来的清新与宁静。紧接着“酒美忘归去”则表达了诗人在此环境中饮酒畅快,忘却了归家的念头。

最后两句“巢燕堕芹泥。幽禽花外啼”,写出了自然界中的生灵活动——燕子在芹草和泥土间筑巢,而那些隐秘的鸟儿则在繁花之外发出悦耳的鸣叫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山谷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好生态的感悟和赞美。

作者介绍
刘学箕

刘学箕
朝代:宋   字:习之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猜你喜欢

移家来京师·其三

长安居不易,莫遣北堂知。

亲讶头成雪,儿惊颔有髭。

乌金愁晚爨,白粲困朝糜。

莫恼啼鸦切,怜伊反哺时。

(0)

十月一日独游卧佛寺逢吴次升陈菊人因之夕照寺万柳堂得诗六首·其四

夕照何年寺,龚生殡此间。

遗文销白蠹,留骨待青山。

杯酒生平尽,经年涕泪潸。

纸灰风动处,送我出禅关。

(0)

哭龚梓树·其二

十年旧雨阻燕云,把袂俄惊冥契分。

一喘夜窗犹待我,兼程朔雪似因君。

每忧谢弟年难永,不意龚生蕙竟焚。

同首荆南读书处,满山猿鹤吊斜曛。

(0)

夜饮孙吟秋斋头邻家火发归而成此并讯吟秋

朝来我读吟漱诗,光燄万丈腾陆离。

夜来更饮吟秋酒,华烛满堂生白昼。

居然夺席上众宾,绝似烂额焦头人。

似闻车辖已投井,又报鱼钥先扃门。

我谓吟秋毋狡诡,准拟今宵腐肠耳。

可怜小户当初筵,已见流珠眼芒起。

起看四坐方清谈,霏霏玉屑吹微酣。

不知泥醉竟胡底,侧耳街鼓挝才三。

谁将此意达天听,天笑狂奴此宵病。

传呼列缺导祝融,咨汝解围惟奏功。

彤幢紫纛倏飘下,中堂哄饮犹詾詾。

一声炮解天地拆,东舍已作阿房宫。

各将酒面看天色,泼翻血海无其红。

主人危坐掣客肘,我奋排筵绝裾走。

手挥烟爓一奔蛇,鬼哭神嚎一回首。

归来火速笺游光,我醉已醒毋披猖。

倏然火灭天亦晓,作诗急讯吟秋老。

(0)

冬日克一过访和赠·其三

知君兴尽欲回舟,日暮天寒不可留。

百岁去时何鼎鼎,半生行道苦悠悠。

青山未买元晖宅,江水能言洗马愁。

前路酒徒相问讯,故人久已敝貂裘。

(0)

水碓

更笑桔槔拙,无心白转环。

水因滩愈急,人与雁俱闲。

独火明遥夜,疏声彻四山。

谁知倾听者,愁鬓欲成斑。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