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生还四首·其四》
《生还四首·其四》全文
明 / 张煌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奔北谁能殿,图南我亦迷;

翻令百步笑,未得一枝栖

孤岛烽燧登坛鼓鼙

风云蹉跌后,无计展霜蹄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奔北(bēn běi)的意思:指向北方奔跑,形容迅猛向前的势头或行动。

蹉跌(cuō diē)的意思:意外的失败或挫折

得一(dé yī)的意思:得到一件宝贵的东西或成功的机会。

登坛(dēng tán)的意思:指升迁到高位或高级职位。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烽燧(fēng suì)的意思:指火炬和烽火,用以比喻战争和军事行动。

鼓鼙(gǔ pí)的意思:指鼓声和鼓点,形容喧闹热闹的景象。

孤岛(gū dǎo)的意思:指一个人在人群中孤立无援,或者一个地方与周围环境隔绝,成为孤立的存在。

霜蹄(shuāng tí)的意思:形容马蹄上的霜冻,比喻行军迅速。

图南(tú nán)的意思:指人物形象或事物外表美丽、华丽,但内在却空虚、无用。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枝栖(zhī qī)的意思:指鸟类停歇在树枝上休息,比喻临时寄身或依附于某个地方。

一枝栖(yī zhī qī)的意思:指只有一支枝叶的树,比喻孤单、孤立无援。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名将张煌言所作的《生还四首》中的第四首,表达了诗人身处逆境,虽有壮志但难以施展的无奈与悲凉。首句“奔北谁能殿”暗示了在清军南下时,无人能抵挡其攻势,诗人自问也无法独力支撑。次句“图南我亦迷”则揭示了诗人对于未来的迷茫,即使有远大理想,也感到困惑和迷失。

“翻令百步笑,未得一枝栖”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困境,他被嘲笑如同无法立足的鸟儿,连暂时的安身之处都找不到。接下来的“孤岛摇烽燧,登坛恃鼓鼙”描绘了他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只能凭借烽火和战鼓鼓舞士气,却无力改变战局。

最后两句“风云蹉跌后,无计展霜蹄”总结了诗人的感慨,历经挫折后,他意识到在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中,自己已经失去了施展抱负的机会,如同霜蹄无法再驰骋疆场。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着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

作者介绍
张煌言

张煌言
朝代:明   字:玄著   号:苍水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620—1664年

张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猜你喜欢

偈颂并序·其四

学道先须立自身,直教行处不生尘。

僧真不假居岩室,到处无心即在人。

(0)

入道浅深颂·其四

我见匠者誇,语默玄妙句。

不善本根源,巧布祗园事。

(0)

吊陈文亮

不知冥漠下,今似鹧鸪无?

(0)

酬韦二十二行次见寄

风触离肠雪满襟,晚来惆怅两难任。

早知上马同千里,且合挝觞更一斟。

曩眷已坚金石志,新诗重壮岁寒心。

他时挂壁尘冠在,不为閒人取次寻。

(0)

未透彻,不须呈,十方世界廓然明。

孤峰顶上通机照,不用看他北斗星。

(0)

句·其五

别易会难无可奈。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