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陈年(chén nián)的意思:指时间久远,已经过去很久的事物。
春潮(chūn cháo)的意思:形容事物蓬勃发展的势头或气势如潮的景象。
从教(cóng jiào)的意思:指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成为一名教师。
断桥(duàn qiáo)的意思:指桥断了,无法通行。比喻人际关系破裂或交往中断。
法从(fǎ cóng)的意思:执法者依法行事,服从法律的约束。
佛法(fó fǎ)的意思:佛教的教法和教义。
隔岸(gé àn)的意思:指两岸之间有一定距离,比喻关系疏远、隔膜。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苦相(kǔ xiāng)的意思:形容面容憔悴、苦楚的表情。
暮雨(mù yǔ)的意思:指在傍晚或黄昏时下的雨。也用来比喻最后的希望或最后的机会。
三家(sān jiā)的意思:指三个家族、三个势力或三个团体。
世涂(shì tú)的意思:指人世间的名利权势,指世俗的追求和欲望。
数点(shǔ diǎn)的意思:计算、数数
水国(shuǐ guó)的意思:指一个地方或国家水多、水势汹涌,或者指一个人喜欢水,善于水上活动。
头陀(tóu tuó)的意思:指人的头颅。
无行(wú xíng)的意思:没有行动力或无所作为。
相招(xiāng zhāo)的意思:互相吸引,彼此吸引对方。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一行(yī xíng)的意思:一行指的是一排或一行人或物,也可以表示同一行业或同一职业的人。
折腰(zhé yāo)的意思:低头、弯腰行礼或表示恭敬。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水乡庵居生活的独特感受与思考。首句“水国庵居最寂寥”,直接点明了环境的静谧与孤独,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世涂何事苦相招”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纷扰的厌倦与逃避,以及对庵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去村十里无行路,隔岸三家有断桥”两句,通过具体的地理环境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庵居的偏远与孤绝感。同时,也暗示了与外界的隔绝,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与世隔绝的状态。
“数点鸦声迎暮雨,一行鱼影涨春潮”描绘了一幅动态的自然景象,鸦声与鱼影在雨中和春潮中显现,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活力。这种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与庵居的寂静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最后,“陈年佛法从教烂,岂是头陀懒折腰”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坚持与深入理解,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这里的“陈年佛法”不仅指佛教教义的古老与深邃,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象征,而“岂是头陀懒折腰”则表明了诗人并非因懒惰而放弃修行,而是对庵居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与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庵居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自然、佛法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一萼红.盆梅
玉堂深。正重帘护暝,窗色试新晴。苔暖鳞生,泥融脉起,春意初破琼英。夜深后、寒消绛蜡,误碎月、和露落空庭。暖吹调香,冷芳侵梦,一晌消凝。
长恨年华婉晚,被柔情数曲,抵死牵萦。何事东君,解将芳思,巧缀一斛春冰。那得似、空山静夜,傍疏篱、清浅小溪横。莫问调羹心事,且论笛里平生。
竹马子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瞑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