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观音菩萨入定的状态与慈悲心怀。"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那伽,即海龙王,象征着永恒的宁静与智慧。这句话表明观音菩萨始终处于冥想与觉悟之中,没有一刻不在定中。"无有不定时"强调了这种状态的恒久不变。
接下来的两句"为彼散乱人,故现如是相"揭示了观音菩萨显现其形象的原因。"彼散乱人"指的是那些心绪不宁、思绪纷飞的人们。观音菩萨为了帮助这些迷失在世俗杂念中的人们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指引他们走向正道,特意以这样的形象出现。这体现了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以及对所有众生无尽的关怀和救赎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观音菩萨的入定状态及其对众生的慈悲行为,展现了佛教中菩萨形象的崇高与伟大,同时也传达了佛法中关于冥想、智慧与慈悲的重要理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欧时熙家山图
我闻庐陵风景天下无,孤峰耸绝凌荆吴。
东南两山互昏晓,日月重冈森蔽亏。
龙洲却过太和县,武峰卓立香城居。
地灵宜有杰人出,举目便觉江河殊。
六一仙翁呼不起,高节清风照桑梓。
乡里于今说故家,诗书有泽遗孙子。
芬芳玉树被中庭,辟易名驹在千里。
黄甲题名气吐虹,太微执法心如水。
远别庭闱今几年,孤云望断旧山川。
青阳宛宛白日暮,一顾魂魄俱茫然。
馀情散入大江水,归梦正落幽林前。
林中老人年七十,面渥童颜发凝漆。
华屋山中宰相家,锦衣天上神仙客。
生儿蚤入鹓鹭行,投老不忘山水窟。
百岁优游自可期,故园风物正芳时。
悠悠忠孝丈夫事,荣枯利达真儿嬉。
太行山上瞻云客,应有房陵西去思。
《欧时熙家山图》【明·张宁】我闻庐陵风景天下无,孤峰耸绝凌荆吴。东南两山互昏晓,日月重冈森蔽亏。龙洲却过太和县,武峰卓立香城居。地灵宜有杰人出,举目便觉江河殊。六一仙翁呼不起,高节清风照桑梓。乡里于今说故家,诗书有泽遗孙子。芬芳玉树被中庭,辟易名驹在千里。黄甲题名气吐虹,太微执法心如水。远别庭闱今几年,孤云望断旧山川。青阳宛宛白日暮,一顾魂魄俱茫然。馀情散入大江水,归梦正落幽林前。林中老人年七十,面渥童颜发凝漆。华屋山中宰相家,锦衣天上神仙客。生儿蚤入鹓鹭行,投老不忘山水窟。百岁优游自可期,故园风物正芳时。悠悠忠孝丈夫事,荣枯利达真儿嬉。太行山上瞻云客,应有房陵西去思。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567c69d1436c90143.html
为王瑞之作雪图附诗以寄
岁序行已周,天寒日将暮。
门户了无营,山林阒如故。
彤云被层空,时雪纷已堕。
玄冥涤群华,过眼一纯素。
风恬晚声寂,古气塞窗户。
贞居久遗旷,值此忽超悟。
呼鱼烟外汀,沽酒桥北路。
烹鲜酹华月,妇子环榻坐。
清歌振冥寂,真态忘陋固。
悠悠百年中,清赏亦有数。
劳思竟何禆,快意欣所遇。
犹怀见睨馀,流想鸿迹去。
望望剡溪舟,苍茫是何处。
怀恩楼为王宗勋赋
萱草生北堂,朝见夕已萎。
慈乌返故巢,鸣声一何哀。
感此时物喧,悠然动遐思。
况当慈母没,缅怀耿嗟咨。
赤子将入井,安能悟乖离。
营营愿襁褓,依依眷孩提。
周全乳哺艰,三年免于怀。
宵缝念儿寒,晨炊畏儿饥。
游子日已远,母心增伤悲。
殷勤二十载,为子有室家。
奈何白日晚,流光忽西驰。
明月照高楼,疏棂起凉飔。
徬徨中夜长,俯叹泪交颐。
慨彼泉下人,相见未有期。
重画云鸿振羽图题赠王良臣
翩翩渐鸿羽,一举从江干。
再举次磐石,三举逢平原。
升木良有得,陟陵竟无患。
不愿腾上远,但愿遵飞安。
祥云动四表,天逵浩漫漫。
孤征戾中霄,振翮偕鸳鸾。
联行两阶下,仪羽纷回盘。
云深日五色,万舞充华观。
巢居怀往事,凝望起长叹。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