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应丛净几,尘已暗横簪。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寻(bǎi xún)的意思:形容非常仔细地搜索或寻找。
但可(dàn kě)的意思:指虽然有一定的限制或条件,但还是可以做到或实现。
近闻(jìn wén)的意思:指最近发生的事情,近期的新闻。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鸣犊(míng dú)的意思:指小牛在离开母牛时,发出一种特殊的响声,比喻儿女离开父母后,思念之情难以自抑。
平林(píng lín)的意思:指平坦的原野或平地
隐处(yǐn chǔ)的意思:隐蔽的地方或隐藏的位置。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杖策(zhàng cè)的意思:指用手杖敲打马儿,以激励其快速前进。比喻用各种手段鼓励、督促他人努力进取。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对世俗的超脱。首句“近闻君隐处,茅屋带平林”点明了隐士的居住环境,远离尘嚣,隐匿于一片平缓的树林之中,茅屋简朴而自然,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相融。接下来的“但可占鸣犊,谁能黜展禽”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官场的不屑,鸣犊与展禽都是古代隐士的象征,隐喻着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对官场束缚的反感。
“书应丛净几,尘已暗横簪”则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细节,书本堆满干净的书桌,灰尘已经覆盖了头上的簪子,这既是对隐居生活的写照,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展现了他远离尘世喧嚣,心灵纯净的状态。最后,“杖策终随子,云山上百寻”表达了诗人愿意追随隐士的脚步,去往那云雾缭绕的高山之上,追求更高远的精神境界,体现了对理想生活和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个人精神追求的执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忧旱
清和气始交,候火未可炽。
雨师偶失职,焰焰使人畏。
东湖冷如冰,舍此谁止沸。
猊吻呀不吐,浊泥点枯翠。
农田不难料,焦灼凛生意。
西南有重屯,百万方振臂。
自今数秋成,一饱傥可冀。
蛟龙卧慵懒,朱鸟誇羽翅。
吾生老文园,肺渴不自慰。
安得挽天河,并为洗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