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姨(ā yí)的意思:指称年长的女性亲戚或非亲戚,通常是母亲的姐妹或丈夫的姐妹。
阿娘(ā niáng)的意思:指母亲的尊称,也可泛指女性长辈。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读经(dú jīng)的意思:指按照经典的文字进行阅读和学习。
法体(fǎ tǐ)的意思:指法令或制度的形式和内容。
母养(mǔ yǎng)的意思:母养指的是母亲养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也可以表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呵护。
色身(sè shēn)的意思:指人的外貌、容貌。也可指人的身体、肉体。
生灭(shēng miè)的意思:生:产生、存在;灭:消失、死亡。表示事物的产生和消亡,生命的循环。
识理(shí lǐ)的意思:识别和理解道理,明辨是非。
孙子(sūn zi)的意思:指孙子或后代,也用来形容晚辈或后人。
宛然(wǎn rán)的意思:形容样子美丽或者态度端庄,像画中的人物一样美好。
为理(wéi lǐ)的意思:为了事理或道理而行动或努力。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无相(wú xiāng)的意思:没有相貌或形象,形容人或事物没有任何特征或特点。
无为(wú wéi)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有为(yǒu wéi)的意思:有才能、有作为、有成就。
有生(yǒu shēng)的意思:指有生命的存在或有生活的人。
坐禅(zuò chán)的意思:指修行佛法时,打坐静思,专心默念佛号。
- 注释
- 孙子:指儿子。
儿:指儿子。
坐禅:佛教修行方式,静坐冥想。
经:佛经。
色身:世俗的身体。
阿娘:母亲。
法体:佛法的体现。
文字:比喻世俗之事。
无为:顺应自然,不强求。
生灭:事物的产生和消亡。
无相:没有固定形态或形象。
- 翻译
- 孙子不如儿,一皮较一皮。
坐禅更能修,比读书有用。
研读文章却不懂深意,舍弃母亲去侍奉姨妈。
姨妈象征凡俗,母亲代表佛法。
凡俗身体如文字,佛法融入无为的境界。
文字有生有灭,无相的状态依然清晰。
- 鉴赏
这首诗偈出自唐代和尚庞蕴之手,体现了佛教禅宗的修行理念和哲学思考。开篇“一皮较一皮,孙子不如儿”表达了一种对世俗关系的超脱态度,将亲情关系相比较,以此强调佛法修持的重要性。紧接着,“坐禅胜读经,读经胜有为”则直接点出了禅修的至高无上,以及对佛经的阅读比起有目的的行为更为优越。
中间两句“寻文不识理,弃母养阿姨”,则是说在追求文字知识时忽略了深层次的道理,而选择去追随(阿姨)那些能够引导我们通向佛法真谛的人。这里的“阿姨”和“阿娘”分别象征着色身(形相)与法体(真理),暗示修行者应该超越表象,求索更深层次的法理。
结尾两句“色身是文字,法入无为理。文字有生灭,無相宛然尔”进一步强调了色身乃是文字所构成的假象,而真实的佛法则是在无为的自然状态中体现的。同时,它也指出了文字(世间知识)终究会随时间而变化消失,而真正的无为之理永恒不变。
整首诗偈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禅宗对于修行、佛经与世俗关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真理追求的执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永遇乐.抽文契
失笑王三,元当幼小,典了身体。
直至如今,四十八上,方是寻归计。
独担辛苦,为谁欢乐,决要捡抽文契。
这工钱、不曾取过,从前并无绾系。
锐然走出,没人拘管,欣许深要固蒂。
水畔云边,风前月下,占得真嘉致。
惺惺了了,玲珑清爽,复人烂银霞际。
一团儿、红囗炎炎,就中妙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