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在(cháng zài)的意思: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登坛(dēng tán)的意思:指升迁到高位或高级职位。
多事(duō shì)的意思:指多事、多事情、多事体,形容人多事、事务繁多。
纲常(gāng cháng)的意思:纲常指的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它是指社会秩序和人们行为准则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及时(jí shí)的意思:指做事情或采取行动的时机恰当,不拖延,不耽误。
决战(jué zhàn)的意思:指在关键时刻进行决定胜负的战斗或较量。
慷慨(kāng kǎi)的意思:形容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不吝啬。
南溟(nán míng)的意思:指南方的大海,也泛指辽阔的海洋。
怒涛(nù tāo)的意思:形容猛烈汹涌、势不可挡的波涛,比喻声势浩大、威力强大的力量。
偏安(piān ān)的意思:指处于相对安全、稳定的环境中,远离战乱、灾祸等困扰。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人为(rén wéi)的意思:由人为主动创造或引起的事物或行为。
事势(shì shì)的意思:指事情的情况和趋势。
为复(wéi fù)的意思:为了复仇而行动。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行朝(xíng cháo)的意思:指朝廷、政府的行政机构。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追恨(zhuī hèn)的意思:对过去的错误或过失感到极度懊悔和愧疚。
- 鉴赏
这首《厓山吊古》由明代诗人李翔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忆,表达了对英雄气概与历史命运的深刻感慨。
首联“行朝谁更一登坛,借手无人为复韩。”以设问的方式,感叹在历史的长河中,又有谁能再次登上权力的巅峰,借助外力恢复韩朝的荣光呢?这里暗含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力改变的无奈。
颔联“全浙及时堪决战,南溟何地再偏安。”描述了当时局势的紧迫与复杂,全浙之地正需决战以保江山社稷,而南洋大海,何处能成为偏安一隅的避风港?这句既是对现实困境的写照,也隐含了对国家未来出路的深深忧虑。
颈联“死生已判纲常在,慷慨徒多事势难。”表达了对生死抉择的思考,即使面对生死的决断,道德与礼法(纲常)依然存在,但面对复杂的形势,慷慨激昂的行动往往难以改变大局。这句体现了诗人对人性与命运之间矛盾的深刻洞察。
尾联“千古英雄追恨处,临厓空带怒涛看。”将思绪拉回历史,指出无数英雄在厓山这一地点留下了遗憾与悲愤,如今站在同样的地方,只能看着汹涌的怒涛,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无尽哀伤与不甘。这句不仅是对历史英雄的致敬,也是对后人的一种警示,提醒人们珍惜和平,铭记历史教训。
整体而言,《厓山吊古》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崇敬、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个人命运与历史进程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