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九溪书屋赠姚生体乾》
《题九溪书屋赠姚生体乾》全文
明 / 王慎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高才也有绝尘心,独傍含漪辟远林。

竹屋数椽容偃仰溪流九?汇清深。

水光荡几初开卷渔唱过门鼓琴

莫谩掩扉矜遁迹,未忘作赋羡知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辟远(pì yuǎn)的意思:远离,避免

尘心(ch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内心深处的欲望、杂念等。

遁迹(dùn jì)的意思:指隐居、逃避世俗的生活。

高才(gāo cái)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高超。

鼓琴(gǔ qín)的意思:指用手指或器物敲击琴弦,比喻引导、激发或推动别人做某事。

过门(guò mén)的意思:指婚姻中的女子出嫁到男方家庭,也可泛指女子嫁入新家庭。

绝尘(jué chén)的意思:指超越尘埃,高出一等的意思,形容出类拔萃,超群出众。

开卷(kāi juàn)的意思:指开始阅读一本书或翻开书籍的动作,也比喻开始学习或研究一门学问。

门正(mén zhèng)的意思:指门户正直,家庭廉洁,没有贪污腐败的现象。

水光(shuǐ guāng)的意思:水的光辉,形容水面上的反射光亮。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彩、色彩。

溪流(xī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流动不息。

偃仰(yǎn yǎng)的意思:偃仰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在睡觉或休息时的姿势,意思是躺在床上或地上,仰卧或平躺。

渔唱(yú chàng)的意思:指渔民在渔船上唱歌,形容人在适当的环境下以自然的方式表现自己。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竹屋(zhú wū)的意思:竹屋是指用竹子搭建的房屋,比喻简陋、贫穷的住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之士,隐居于远离尘嚣的九溪书屋,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竹屋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以及与溪流、渔唱、琴声交织的宁静氛围。

首句“高才也有绝尘心”,点明了主人公不仅拥有卓越的才华,更有一颗超脱世俗的心灵。接着“独傍含漪辟远林”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他独自置身于溪水环绕、远离喧嚣的幽静之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竹屋数椽容偃仰”写出了书屋的简朴与主人的闲适,“溪流九曲汇清深”则通过溪流的曲折与清澈,映射出主人公内心的纯净与深邃。接下来“水光荡几初开卷,渔唱过门正鼓琴”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在水光粼粼的溪边阅读、弹琴的场景,以及远处渔歌唱和的和谐画面,进一步渲染了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生活氛围。

最后,“莫谩掩扉矜遁迹,未忘作赋羡知音”表达了主人公虽隐居山林,但内心并未完全与世隔绝,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知音的渴望依然存在。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而又不失人文情怀的境界,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艺术理想的独特风貌。

作者介绍
王慎中

王慎中
朝代: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塞下曲三首·其一

南猎单于北扫胡,高秋牧马出飞狐。

校前裨将新车骑,戏下钳奴旧骨都。

(0)

吹笛

空林醉卧不知秋,手采芙蓉下小舟。

明月满天凉似水,閒吹短笛过沧洲。

(0)

圩庄省稼

田家何所有,鸡黍具宾筵。

岁事犹难卜,农谈近自然。

稻花晴爱日,杨叶晚生烟。

更约重来处,秋风社鼓前。

(0)

梅季豹见访同为云门禹穴之游诗赠其行

白苇黄茅都一概,苍松何意入云栽。

练江秀句今如谢,橄榄余甘旧属梅。

溪阁熟眠秋到寺,石亭壮观雨兼雷。

怜君醉后谈能胜,倩取湖光为洗杯。

(0)

水庄引兴

宿雨浮山眇欲无,啾啾芦叶生群凫。

岩边树拥回流白,云际帆随反照孤。

满地菰莼翻钓舍,谁家蓑笠罢农夫。

篱花径竹垂垂没,莫遣沙崩损药炉。

(0)

晓梦陈晦伯十二韵

人皆竞荣达,君独嗜编撰。

廿载历中外,蹉跎寡青眼。

朅来共为郎,相过每一莞。

溪水鸣小筵,花林具薄馔。

修礼或五浆,飧和讵一盏。

直衷肩卫巘,博物跂郑产。

鼯鼠涣群疑,竹书征脱简。

伊余硁硁心,相得意何限。

一朝江浦别,重觌杳未僝。

春梦两悠悠,觉来泪痕潸。

我闻天中山,青霞接蒐沄。

何时携谢诗,青天醉新盏。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