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物此中来与去,莫持偏性作圆成。
- 鉴赏
黄裳所作的《六祖传付偈颂(其十)初祖》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展现了深邃的哲理与艺术之美。
“精传神气一传精,含作真空万化行。”这两句开篇即揭示了禅宗的核心理念——通过精炼的修行传递精神与气质,将这种精神融入到空无之中,万物得以自由变化。这里的“精”不仅指修行者的内在修为,也暗含着宇宙万物的本质与规律。“神气”则代表了精神与气质的统一,是修行者达到的境界。而“真空”则是佛教中的概念,象征着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领域,万物在此得以自由流动与变化。
“是物此中来与去,莫持偏性作圆成。”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万物在“真空”中的自由流动与变化,并提醒人们不要固守偏见,而应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万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这里的“来与去”形象地描绘了万物在宇宙中的运动状态,而“莫持偏性作圆成”则强调了对万物变化的理解和接纳,倡导一种包容、平衡的世界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宗哲学的深刻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于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于人生境界的高远追求。它不仅富有哲理深度,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与审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王滁州见寄
斯人何似似春雨,歌舞农夫怨行路。
君看永叔与元之,坎轲一生遭口语。
两翁当年鬓未丝,玉堂挥翰手如飞。
教得滁人解吟咏,至今里巷嘲轻肥。
君家联翩尽卿相,独来坐啸溪山上。
笑捐浮利一鸡肋,多取清名几熊掌。
丈夫自重贵难售,两翁今与青山久。
后来太守更风流,要伴前人作诗瘦。
我倦承明苦求出,到处遗踪寻六一。
凭君试与问琅邪,许我来游莫难色。
满庭芳·其二
雪底寻梅,冰痕观水,晚来天气尤寒。
渐闻歌笑,轻暖发春妍。
赏尽十洲新景,依稀见、三岛风烟。
判深夜,一年月色,只是这般圆。熙然。
千里地,何妨载酒,频上湖船。
况坐中高客,不日朝天。
须信人间好处,没个事、胜得尊前。
东风近,侵寻桃李,别做醉夤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