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史纲目书成有述·其五》
《明史纲目书成有述·其五》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持盈保泰信惟艰,往复平陂理转环。

拜疏省僚群自去,垂衣宫禁尚耽閒。

蜩螗三案纷轇轕,门户东林激变患。

独有思陵宗社,故宜矜惜龙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拜疏(bài shū)的意思:指恭敬地向别人请教、请教他人意见或帮助。

持盈(chí yíng)的意思:持续保持盈利,不断增加财富。

垂衣(chuí yī)的意思:指衣襟下垂,形容人的衣着整洁、庄重。

蜩螗(tiáo táng)的意思:形容声音嘈杂、喧闹。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宫禁(gōng jìn)的意思:指封建时代皇帝对妃嫔、宫女等妇女的严格限制和管理。

激变(jī b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发生剧烈的变化或者突然发生的变故。

矜惜(jīn xī)的意思:

◎ 矜惜 jīnxī
[take pity on] 怜惜;珍惜
矜惜名节

龙颜(lóng yán)的意思:指皇帝的威严和尊严。

门户(mén hù)的意思:门户指大门或门户口,也比喻重要的机构或组织。

平陂(píng bēi)的意思:

亦作“ 平波 ”。亦作“ 平颇 ”。平地与倾斜不平之地。语本《易·泰》:“无平不陂,无往不復。”后亦常指事物的变迁不定或世道的盛衰兴亡。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徵》:“然则平陂之质在於神,明暗之实在於精。” 唐 郑畋 《麦穗两歧》诗:“謳謡连上苑,化日遍平陂。” 清 顾炎武 《浯溪碑歌》:“天运有平陂,名蹟更存亡。”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士气屈伸应有数,世道那得无平颇!”《<廿载繁华梦>序一》:“就令平波往復,天道自有循环;无如世路崎嶇,人心日形叵测。”

三案(sān àn)的意思:三案指的是指三个案件,特指三个重要的刑事案件。

思陵(sī líng)的意思:思念故乡,怀念亲人

往复(wǎng fù)的意思:来回行走或进行的动作。

有思(yǒu sī)的意思:有智慧、有见识。

宗社(zōng shè)的意思:指宗族或社会团体。

持盈保泰(chí yíng bǎo tài)的意思:保持盈利,维护安定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明史纲目书成有述》的第五部分。弘历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往往蕴含深沉的历史思考与个人情感。

诗中“持盈保泰信惟艰”表达了维持稳定局面的不易,“往复平陂理转环”则描绘了治理国家过程中复杂多变的规律。“拜疏省僚群自去”描述了官员们的自我反省与离职,“垂衣宫禁尚耽閒”则体现了皇帝在处理政务之余的悠闲生活。

“蜩螗三案纷轇轕”指出了明朝末年政治斗争的激烈,“门户东林激变患”则揭示了东林党人与朝廷之间的冲突。“独有思陵殉宗社,故宜矜惜动龙颜”表达了对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为国捐躯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行为可能触动皇帝情感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现了弘历对于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权力与责任之间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秋日饯王侍御老师于浴日亭次韵赋别二首·其一

赤轮蘸水水涵天,影射龙宫第几湾。

地镇东南祠巨渎,亭疑蓬岛屹孤山。

为霖共识济川略,揽辔今瞻捧日颜。

不尽丹心悬彩笔,千秋留韵岭云间。

(0)

送何龙友太史还朝

河阳车骑散重阴,羽猎声华在上林。

望阙几年沧海使,出关今见白云心。

梅花江国行频见,春色龙池到已深。

揽袂莫须三叠曲,垂裳方御五弦琴。

(0)

钱塘饮张梦得斋中

聚首堪悲碣石天,空囊还著远游篇。

书生忧国真无赖,倦客寻僧却有缘。

万里山河孤笑外,五年烽火醉吟边。

忽听急管催兰舸,愁绝西湖几瓣莲。

(0)

冬月舟过闽滩·其二

怪石无心险,飞泉得意流。

湍狂疑捲电,涛怒不惊鸥。

骨瘦玻璃净,情多曲折浮。

醉歌时击楫,客况尽夷犹。

(0)

秋日渡九江步韵酬黄玉轮宫詹先抵通远见寄兼呈李葵孺奉常

远翠笼深寺,疏钟到客亭。

江霞千顷练,石竹万峰青。

月上蟾飞镜,霜横雁带星。

相期探胜赏,先此寄山灵。

(0)

山行杂咏·其二

愁绝山中酒肆稀,独馀青笋路边肥。

石桥鸣水孤村晚,花落春残雨气微。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