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梅竹幽禽二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梅竹之间一只鸟儿的静谧生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鸟儿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它对纯洁与坚守的追求。
首句“何处飞来鸟”,以疑问的语气引出主题,仿佛在探索未知的世界,寻找那不经意间闯入梅竹深处的生灵。次句“依栖梅竹深”,描绘了这只鸟儿找到了一个宁静的避风港,选择在此安家,与梅竹为伴,营造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接着,“不贪桃杏色”一句,不仅指出了鸟儿对周围环境的淡然态度,更暗示了它对物质欲望的超脱,强调了精神层面的追求。最后,“共守岁寒心”,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鸟儿与梅竹共同面对严冬的挑战,坚守着内心的纯净与坚韧,象征着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中一种简单而深刻的美,以及其中蕴含的哲理思考,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心灵的触动和启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喜迁莺·其一
荷风乍暖。恰红版桥头,骊驹唱缓。
待诏公孙,弹琴司马,挟策争游上苑。
万里鹏飞在望,看翠幕传金盏。
况前路,有漳台花柳,郦亭丝管。
迤逦揽辔处,大道秋光,不觉长安远。
丞相延来,通侯载去,户外车尝满。
他日玉堂堪继,喜大小皆贤阮。
装衣待,来年红杏,为君裁剪。
绮罗香.史邦卿末句少二字,今更定元夜
天上融怡,人间和洽,共结王正佳丽。
此夜三元,处处风柔月媚。
斗奇巧、琢玉雕脂,逞华艳、簇珠攒翠。
望云端、绣幕红楼,绮罗香拥神仙队。
寻思屈指人世。几遇清平代,良宵佳会。
更有闲愁,来日阴晴难拟。
且随分、银烛觥筹,莫厌频、尽堂簪佩。
待填词、谱入梨园,一宵传遍清都里。